文档详情

串联谐振回路.PPT

发布:2019-08-08约2.3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虑信号源内阻RS和负载电阻RL后,由于回路总的损耗增大,回路Q值将下降,称其为有载品质因数QL。 把没有考虑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值叫做无载Q值(或空载Q值),用Q0表示 由于QL值低于Q0,因此考虑信号源内阻及负载电阻后,串联谐振回路的选择性变坏,通频带加宽。 2. 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影响 建立电路模型,明确串联谐振电路的组成。 通过阻抗的频率特性揭示滤波特性:重点是电抗的频率特性。 给定获得带通滤波特性的条件。 用途:定性判别谐振频率的高低和复杂电路的电抗性质(比如三端振荡器)。 Q表的原理。 滤波特性的讨论。 滤波特性的优劣-选择性,其描述量:失谐量、广义失谐量,表征量:Q。 近似法求带宽,结果与解方程的一致。 揭示带宽与选择性的关系。 相频特性的重要性。 相频特性与Q的关系。 用瞬时储能和能量消耗描述谐振特性,目的:定义Q;自激振荡的能量描述。 2.1.1 基本原理 2.1.2 串联振荡回路的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2.1.3 串联振荡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 2.1.4 能量关系及电源内阻与 负载电阻的影响 单振荡回路:由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单个振荡电路。 串联振荡回路 并联振荡回路 电感线圈等效为电感L和损耗电阻R的串联; 通常,相对于电感线圈的损耗,电容的损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损耗电阻R 电容器等效为电容C和损耗电阻R 的并联。 w O 电抗 容性 感性 w L X = w L - 1 w C w 0 1 C w - 阻抗 一、谐振及谐振频率 jωL 1/(jωC) 电抗特性: 谐振条件: 即谐振频率 或 R w 0 w 谐振频率 阻抗特性: 1. 谐振时,回路阻抗值最小,即Z=R; 谐振频率 选频特性曲线 ,具有带通选频特性。 当信号源为电压源时,回路电流最大, 二、谐振特性 1) ? ?0时, X 0呈容性; 2) ? = ?0时, X =0呈纯阻性; 3) ? ?0时, X 0呈感性。 2. 电抗性质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谐振时,电感与电容抵消 w O 电抗 容性 感性 w L x = w L - 1 w C w 0 1 C w - 阻抗 又因为 所以 3.串联谐振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模值大小相等,且等于外加电压的Q倍; 电感品质因数: 线圈的Q值常在几十到一、二百左右。 考虑到,谐振时 由于Q值较高,必须预先注意回路元件的耐压问题。 回路的品质因数 总结 ,具有带通选频特性。 1. 谐振时,回路阻抗值最小,即Z=R;当信号源为电压源时,回路电流最大,即 1) ? ?0时, X0呈容性; 2) ? = ?0时, X =0呈纯阻性; 3) ? ?0时, X 0呈感性。 2. 阻抗性质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3.串联谐振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模值大小相等,且等于外加电压的Q倍。 注意:电感Q与回路Q的区别 回路的品质因数 电感的品质因数 (回路的特性阻抗) 二者的区别:回路Q限定于谐振时,线圈Q无此限制。 二者的相同点:都表示回路或线圈中的损耗。 谐振曲线: 回路中电流幅值与外加电压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选频特性曲线 N(ω) Q1 ω0 ω ω-ω0 表示频率偏离谐振的程度,称为失谐量 。 1. 频率选择性 幅度 回路的Q值愈高,谐振曲线愈尖锐, 对外加电压的选频作用愈显著, 回路的选择性就愈好。 Q值与谐振曲线 定义广义失谐量 当? ? ?0,即失谐不大时: 幅频特性函数N(ξ)和曲线分别为 图 3.1.5 串联振荡回路 通用谐振曲线 2. 通频带 图 3.1.6 串联振荡回路的 通频带 下面,求解带宽 回路Q值越高,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二者矛盾。 通频带 相位特性: 图 3.1.7 串联振荡回路的 相位特性曲线 图 3.1.8 串联振荡回路通用 相位特性 由右图可见,Q值愈大,相频特性曲线在谐振频率ω0附近的变化愈陡峭。但是,线性度变差,或者说,线性范围变窄。 图 3.1.7 串联振荡回路的 相位特性曲线 串联单振荡回路由电感线圈(包括其损耗电阻)和电容器构成,电抗元件电感和电容不消耗外加电动势的能量,消耗能量的只有损耗电阻。 1. 能量关系 电容和电感的瞬时功率 电容和电感的瞬时储能(设起始储能为零) 电容和电感的伏安特性方程 设 谐振时: O 回路中电流 电容上电压 电容的瞬时储能 电感的瞬时储能 回路的品质因数 可得 回路总的瞬时储能 图 3.1.9 串联谐振回路中的能量关系 谐振时,回路中储存的能量是不变的,只是在电感与电容之间相互转换;外加电动势只提供回路电阻所消耗的能量,以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