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数字经济同风起,迎接产业新时代.pdf

发布:2024-03-10约1.29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数字经济同风起,迎接产业新时代

基于计算机行业视角,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一直属于工信部管

辖范围,此前历次五年规划均由工信部指导下发。追溯历史不难看出,

历次五年规划内容层面从最初的要求各类硬件产量、要求基础设施覆盖

度逐步转化为要求信息化应用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随着信息化产业

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互联网+”、“线上化+”已经与生产、制造、民生等

各方面充分融合,正因如此,此次国务院提出“数字经济”概念,或许正

是将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充分融合的体现。无可争议的是,当前我国数字

经济规模稳定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21年我国数字

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6.3万亿元,2005到

2021年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

CAGR达到19.6%;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9.8%,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已成当前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之一,尤其在疫情突发的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依然达到9.7%,是同期GDP名义增速

(3%)的3倍有余,数字经济成为稳定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之一。正因如此,当前在整体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数字经济被寄予

厚望,政策层面亦呈现出大力支持态势。此次数字经济规划系国务院直

接下发,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

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

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

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颁布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21年出

现爆发性增长,较2020年度增长近100%,80%左右的政策是近5年

内颁布的,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已成趋势和共识。近年来,各省陆续

出台关于数字经济“十四五”的规划政策。从政策的侧重点来看,数字经

济较为领先地区的发展政策已从自身发展扩展至区域性发展,再拓展至

带动型发展。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开始规划数字经济的管理和监督

框架,而内蒙等地仍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目标。

更进一步,我们根据规划要求对数字经济整体框架进行拆解:(1)

数字经济的基础,既包括完成数据交换的通信管网设施,也包括健全的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2)数字经济的主题内容,我们认为可以拆解为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3)此外,数字经济仍需完善的

治理体系,包括政府监管、安全体系等方面。而从广义维度来说,我们

可将数字基础设施纳入数字产业化的范畴,同时公共服务数字化亦可被

视作产业数字化的一部分。

数据要素市场:数字经济基石,蓝海方兴未艾

技术革新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要素成为各行各业快速发展

变革核心所在。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把数据

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五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地位。

与数据资源不同,数据资源仅仅指可供人类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记录

信息的总称,并属于一种社会资源,而数据要素则强调为参与到社会生

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

资源。数据不同于传统要素,其具有可复制、易衍变、流动性强等特点,

数据从基础资源到数据资产、数据产品,再到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

据交易的转变过程,数据首先要实现要素化转变,只有数据要素化的安

全高效流通才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数据开放高效利用。

数据要素市场方兴未艾,进入0-1快速发展期。数据要素市场是数

据要素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是数据要素价值显现的场景。

数据要素市场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数据价值化过程中的交易关系或买卖

关系,例如资源化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聚合和数据分析;

二是数据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由数据要素供需双方交易形成的场景。根

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