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_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ppt

发布:2019-05-03约小于1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一、力与牙齿的移动 (一)矫治力的种类 1.按矫治力的性质分类 (1)机械力 (2)肌能力 (3)磁力 2.按矫治力的作用时间分类 (1)持续力 (2)间歇力 3.按矫治力源部位分类 (1)颌内力 (2)颌间力 (3)颌外力 4.按矫治力强度分类 (1)轻度力 60g (2)中度力 60~350g (3)重度力 350g (二)牙齿移动的种类 1.倾斜移动 2.整体移动 3.转矩移动 4.垂直移动 5.旋转移动 1.倾斜移动的组织反应 最大压力区和张力区在牙根尖和牙颈部 50--75 g 2.整体移动的组织反应 压力均匀分布在支持组织结构上 100--150 g 3.转矩移动 控根移动的组织反应 根尖区压力最大,有牙根吸收,牙髓坏死危险 75--125 g 4.垂直移动的组织反应 压入移动组织反应以吸收为主 15-25 g 拉出移动组织反应以增生为主 50-75g 5.旋转移动的组织反应 移动困难且易复发 50--75 g 二、矫治过程中的组织改变 (一)牙周膜的反应 压力侧:牙周膜缩窄,血管受压,胶原纤维,基质降解。破骨细胞形成 张力侧:牙周膜增宽,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基质增生。成骨细胞形成 (二)骨组织的反应 压力侧:牙槽骨表面吸收 张力侧:牙槽骨表面新骨形成 过渡性骨 牙槽嵴高度:牙升高压低都不变。 直接骨吸收 direct resorption 间接骨吸收 indirect resorption (三)牙髓的反应 矫治力适宜: 牙髓充血,温度感明显,活力下降, 可恢复。 矫治力过大: 牙髓炎,牙髓坏死,不可恢复。 (四)牙根的反应 1.轻微的吸收 抗压能力强、破牙骨质细胞形成、修复较快、X线片难以发现 2.进行性吸收 与矫治力有关,发生于根尖,变圆钝 3.特发性吸收 与矫治力无关,治疗前就有,矫正加重吸收 (五)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影响 (六)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改变 三、影响牙齿移动的因素 (一)机体条件 1.年龄:最佳 10~14岁 2.健康状态 (二)施力的强度和时间 临床合适的矫治力的表征: 无明显自觉疼痛 无明显叩诊反应 无明显牙齿松动 牙位和颌位移动明显 X线片显示牙根及牙周组织无明显异常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