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产业基地
可
行
性
报
告
编制单位: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1 2
1.1 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基本情况、规模、市场占有率等) 4
1.1.1基本情况 4
1.1.2经营管理与科研创新 5
1.1.3资质与综合实力 6
1.1.4经济实力 6
1.2 具备的基本条件与优势(产业化程度、生产能力等) 7
1.2.1 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生产优势 7
1.2.2 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基础优势 7
1.2.3 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技术优势 9
1.2.4 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市场优势 11
1.2.5 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政策优势 12
2 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14
2.1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实施的目的意义 14
2.1.1基地建设目的 14
2.1.2基地建设意义 14
2.2 产业化基地实施的必要性 16
2.2.1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17
2.2.2促进“三化”发展的需要 17
2.2.3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住房品质的需要 18
2.2.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8
2.2.5巨大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 18
3 主要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及技术水平 20
3.1 国外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水平 20
3.1.1国外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 20
3.1.2国外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2
3.2 国内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基础条件 23
3.2.1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市场基础 23
3.2.2我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3.2.3国内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25
4 产业化基地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计划安排 27
4.1 产业化基地实施的目标 27
4.2 产业化基地实施的核心技术与主要内容 28
4.2.1产品标准化设计 28
4.2.2盒式结构、核心筒等新型结构关键技术 28
4.2.3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技术集成 31
4.3 产业化基地的组织模式与生产方式 32
4.3.1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 32
4.3.2技术创新与集成体系 33
4.3.3质量安全监督 33
4.3.4建立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战略联盟 33
4.3.5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33
4.4 产业化基地核心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34
4.5 产业化基地实施的进度计划安排 35
5 产业化基地实施的政策措施与组织管理 36
5.1 政策措施保障 36
5.1.1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6
5.1.2关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各项支持政策 36
5.2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37
5.2.1组织管理 37
5.2.2运行机制 38
6 产业化基地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 39
6.1 经济效益分析 39
6.1.1关于经济效益的说明 39
6.1.2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经济效益分析 39
6.2 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质量和产业化程度 40
6.2.1推动装配式建筑现代化发展 40
6.2.2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40
6.2.3有效节约资源与降低能耗 40
6.2.4带动钢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0
6.3 对地方和全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0
6.3.1 为发展湖南建筑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40
6.3.2 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质量和品质 40
6.3.3 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1
6.3.4延伸钢材精深加工产业链 41
7 附件:公司资质证明文件 43
8 装配式建筑项目业绩 68
8.1 已完工装配式建筑项目统计表 68
8.2 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统计表 72
1 企业概况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生活资料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的需求大大增加,对居住条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我国的房地产业持续空前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钢结构依其自重轻,基础造价低,适用于软弱地基,安装容易,施工快,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施工污染环境少,抗震性能好等综合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钢结构建筑除了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外,其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相比,重量比合理、抗震性能好、施工质量优、空间布局灵活及节能环保等优势十分明显。国外如美国70%以上的高档装配式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主要构件如柱梁墙板都是工厂制作现场吊装组合。而我国由于九十年代以前钢产量低(1997年我国钢产量1亿吨),国家政策的限制,钢材主要用在一些公共建筑上,在装配式建筑上应用的很少,这是我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14年我国钢材产量已达到8亿吨,占世界钢总产量15亿吨的1/2强,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