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安科技大学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实验报告
题 目: 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计科1004班
姓 名: 马晓媛
学 号: 1008030429
2013年 12月 12日
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混合仿真实验,学习并掌握用于具有纯滞后系统的纯滞后补偿(Smith预估控制)的设计及其实现。
二.实验内容
被控对象为,画出系统框图,设计Smith数字预估器。
三.控制系统仿真
1.方案设计
已知纯滞后负反馈控制系统,其中
其中D(s)为调节器传递函数,为对象传递函数,其中G0(s)e-0.1s包含纯滞后特性,纯滞后时间常数τ=0.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由于闭环特征方程中含有项,产生纯滞后现象,有超调或震荡,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甚至使系统不稳定。
为了改善系统特性,引入Smith预估器,使得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中不含有项。
Smith纯滞后补偿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为:
上图所示为零阶保持器,传递函数:
并且有:(为大于1的整数,T为采样周期)。
2.采样周期T的选择
采样周期在计算机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从信号保真度看,采样周期不宜太长,即采样频率不应该过低。Shannon采样定理给出了下限角频率ωs ≧2ωmax,ωmax为原信号的最高频率;采样周期应尽可能的短,以使采样后的离散信号可以近似于连续信号,数字控制具有接近于连续控制系统的质量。但采样频率过高,将使得数据存数容量加大,计算工作量加大,并且采样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对系统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最佳的采样周期。
纯滞后较大不可忽略时,可选择T在附近,当纯滞后占主导地位时,可选择T约为τ,再加上参考课本上表3.4扩充响应曲线法选择数字PID参数计算公式,预选了=2,3,5,10。但是在matlab仿真时,=2,3系统发散,所以 还剩下=5,10。考虑到采样频率过高,将使得数据存储容量加大,计算工作量加大,所以选择=5。则由公式τ=T得:。
3.负反馈调节器D(z)的确定
D(z)为负反馈调节器,通常使用PID控制规律。扩充响应曲线法是用于有纯滞后的一阶对象,因此依据课本中表3.4扩充响应曲线法选择数字PID参数计算公式,而且前面已确定采样周期T与纯滞后时间常数τ的比值=5,因此选定的PID参数为:
,,为PI控制规律。
其中为被控对象时间常数,即=1,τ=0.1,=10
所以有:
=7.3 =0.36
则控制器传递函数:
将得到的模拟控制器用一阶后向差分法离散化得到:
4.Smith补偿器Dτ(z)的确定
令;
则
差分方程为:
由此可得到:
可以看出,Smith补偿器的差分方程有项,即存在滞后5拍的信号,因此产生纯滞后信号对纯滞后补偿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纯滞后信号可以用存储单元法近似产生。
5.采用Matlab系统仿真
本系统采用PI控制算法,用matlab下的Simulink工具箱搭建闭环系统结构,加以1v的阶跃信号,PI控制器系数,=0.36,取反馈系数为1,使用Smith预估补偿器的仿真结构和输出曲线分别入图所示:
系统框图为:
四、电路设计及元件选型
控制器部分需要AD转换器,DA转换器,反相器,运算放大器,单片机。
1、AD转换器
AD转换器选择ADC0809, ADC0809是一种逐次比较式的8路模拟输入,8路数字输出的A/D转换器。
AD转换器的电路设计 :
(1) 由于只需要一路信号,只选择IN-0输入,三根地址线固定接地,选择IN-0通道。
(2) 单片机的ALE经过二分频后与ADC0809的时钟端相连。
(3)START脚为AD转换启动信号,高电平有效,由程序控制,故与单片机的P2.0脚通过非门相连。
(4)AD采样值为系统的偏差信号,有正负两种情况,故选择ADC0809的参考电压为正负5V。
(5)AD转换结束后,EOC脚输出高电平,此时单片机接收EOC信号,读取AD转换的结果,将EOC脚经反相器与单片机的INT0脚相连。AD转换结果由P0口读入,故将AD转换器的输出与单片机P0口相连,高低位依次相连
经以上分析,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电路如图所示
2、DA转换器
DA转换器选择DAC0832,DAC0832是具有两个输入数据寄存器的8位DAC,它能直接与51单片机相连,其主要特性为:
a)分辨率为8位
b)电流输出,稳定时间为1s
c)可双缓冲输入,单缓冲输入或直接数字输入,单一电源供电
DA转换器的电路设计:
(1)参考电压选择+5V,直接与供电电源相连。
(2)选择D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