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
【-会议发言】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 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一文由应用文档频道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会议发言栏目!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 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师李一浩。非常感谢学校提供机会,在此与大家共同交流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我是20xx年4月开始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通过全校招募与自由报名的方式,组织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梅科尔工作室.两年多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员由最初的5人扩充到现在的600余人,分别来自机械、电气、艺术、食工等14个院系。逐步建立了导师组-自治委员会-普通成员的管理模式。从项目创意提出,到实施开发以及后期推广,实现了学生自我组织与管理,而指导教师负责项目评估与技术答疑。
创新团队的师生团结协作,厚积薄发,先后研制出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3D打印机、上肢康复外骨骼、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12个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项目6项;2017年获得河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两项、机器人大赛二等奖两项、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各1项、获得教育厅创新创业示范项目11万元特别资助。团队成员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该团队毕业的17名核心成员中,考取985硕士研究生各4名,6名入职洛阳和新乡某军工研究所,其它同学分别在格力、美的、志高、宇通等知名企就业。
在带领学生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有四个问题困扰着我:
1. 创新实践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2. 如何激励学生创新?
3. 创新导师如何定位?
4. 如何跨学科创新?
在这两年中,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是97年上大学,当时本科教育很多人认为还算是精英教育。什么是精英?社会公认精英分两种:一种是行业精英,有技术特长的人。另一种就是学历精英,高学历,比如博士、硕士和学士。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成了大众教育,2017年全国毕业生将达到756万。如何在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的今天,使学生通过接受本科教育而转变为社会公认的精英呢?我认为,只有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一技之长,这里的一技之长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毕业时,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创新实践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增加一技之长.
(二)如何激励学生创新?
我们的学生在高中时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考上著名大学,他们的头脑中既有不服也有自卑,我们当老师的任务就是怎样引导他们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将他们的不服精神激发出来。相信学生、信任学生是激励创新的决定因素。允许学生犯错,犯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譬如上肢康复外骨骼这个项目,在技术层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生物设计实验室Conor aker faire创客展,参加创客展与国际论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起更大的创新热情,推动新项目的开发进程。
(三)创新导师如何定位?
创新实践需要教师与学生全方位的沟通与融合。许多大学生自我发展仍不完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规划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导师更多充当的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也充当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调节者。学生是创新的主要参与者,而老师以组织者、调节者的身份创造活动条件、设计目标任务,指导学生解决创新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在技术与理论方面起到指导作用,引领创新方向。
另外与学生同甘共苦也是创新的促进因素。我们这个团队是流动性的,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有新生加入。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如何保持技术升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学生创新的具体进展,作为指导老师必须清楚,关键技术自己必须掌握,这样才不至于技术骨干毕业后,技术方面无法前进;其次就是搞好梯队建设,当技术骨干毕业后,使下一届的学生能够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进。
(四)如何跨学科创新?
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如何让各个院系的同学都有事情做呢?首先根据社会需求热点,设立跨学科开发项目,吸引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如2017年8月机电学院、电气学院与食工学院学生试制成功原浆啤酒小型一体化酿造设备,2017年机电学院与材化学院的学生试制成功人造肌肉真空制备方法。在项目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T型能力,既能擅长所学专业,又能超越各自学科。另外跨学科创新与学校的大力支持分不开,通过学校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