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化学原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篇 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8章 水溶液
[教学要求]
1.掌握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2.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依数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沸
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
3 .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基本概念;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教学重点]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教学难点]
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的概念及其
有关计算。
[教学时数] 4 学时
[主要内容]
1.溶液的浓度(组成量度):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的基本
概念及其相关计算
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溶液的沸点
升高及凝固点降低原理及其计算公式应用、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3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
子氛、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内容]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1.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和而成的均相、稳定的稀释体系
2. 组成:溶质+溶剂
3. 分类
气体溶液
例:空气(21% O ,78 % N , 1 % CO , CO ,NOx ,
2 2 2
SOx , H2O(g) … )
溶液 液体溶液
例:氨水,NaCl 水溶液,乙酸水溶液
钢(Fe, C, Mn, Ni, Co… )
固体溶液(合金) 黄铜 Cu, Zn
Nd-Fe-B合金
1
液体溶液可以分为:
A: 气体、固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溶剂)
B: 液体溶解于另一液体: 量少 溶质
量多 溶剂
溶液中还含有“溶剂化物”——即溶质与溶剂互相作用的产物.
4. 溶液的形成-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不是单纯物理过程,常有能量、体积、颜色变化。
例如:
H SO (l) + H O (l) = H SO (aq)
2 4 2 2 4
△H ø < 0
NH HCO (l) + H O (l) = NH HCO (aq)
4 3 2 4 3
H ø >0
H O
CuSO (S) 2 [Cu(H O) ]2+
4 2 4
C H OH l H O l C H OH( )aq+ ( ) → ( )
2 5 2 2 5
50ml 50ml 100ml
溶解过程2 个步骤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