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回油问题分析3篇.pdf
压缩机回油问题分析3篇
现象:
某工程运行3个多月基本正常,近期突然低温机组的压缩机全部油压保
护;经仔细的测量检查发现该工程的低温机组的油平衡器均调节过低,低温
油过滤器前后压差达0.6bar左右,油箱满油。
油压差阀工作正常。其中3号压缩机油位明显偏高,1,2号压缩机无油。
测量3台压缩机油泵,油压差均为1.8_2.2bar,油泵无故障。
分析:
初步分析原因:
1、油位平衡器出厂后未调节,油位偏低;
2、油过滤器脏堵,加油量过多;
以上原因造成油位平衡器基本不回油,压缩机油管始终是冰凉的。
油箱满油后,油通过油压差阀进入中间级回气,导致压缩机的油主要是
从中间级回油,3号压缩机的过冷回气管直接与油压差阀旁通管靠在一起,
并且3号压缩机过冷回气为最末端的。导致3号压缩机回油过多,而1、2
号压缩机无油。随着天气变冷,回油问题突然爆发。
措施:
放掉部分油,更换油过滤器;
很快3号压缩机因中间级无回油导致压缩机油位明显降低,再重新调节
油平衡器,3台压缩机的油位全部恢复正常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润滑油是随着冷媒一起排出压缩机,经过循环又
回到压缩机,那么在有冷媒出入的地方就有润滑油的出入。冷媒性能和润
滑油性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冷媒在系统循环过程中存在两相,即液态冷媒
和汽态冷媒,而润滑油基本上处于液态,当冷媒从液态转变为汽态,润滑
油会从冷媒中析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它们很可能在某个零部件或某
个结构点储存,导致润滑油无法顺利回流到压缩机,造成涡旋压缩机缺油,
如果缺油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导致压缩机内部运动零件润滑不足,出现
干烧等故障,大大加速涡旋压缩机的损坏。
一、保证适当的油量
压缩机在排出冷媒时,也会排出微量的冷冻机油。即使只有0.5%的上油
率,如果油不能通过系统循环回到压缩机中,若以5HP为例,循环量在ARI
工况下约为330kg/h,则在50分钟就可以将压缩机内的油全部带出,大约
在2~5小时内压缩机将会烧坏。
因此为了确保压缩机运行不缺油,应该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1.确保排出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回到压缩机;
2.减少压缩机的上油率。
二、确保排出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回到压缩机
1.应确保吸气管冷媒的流速(约6m/s),才能使油回到压缩机,但最高流
速应小于15m/s,以减小压降与流动噪音,对水平管还应沿冷媒流动方向有
向下的坡度,约0.8cm/m。
2.防止冷冻机油滞留在蒸发器内。
3.确保适当的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过大会造成湿压缩,过小则会回油
不足,滞流油在气液分离器中。
4.系统中不应存在使油滞留的部位。
5.确保在长配管高落差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冷冻机油在压缩机里,通常用
带油面镜的压缩机确认压缩机频繁启动不利于回油。
三、减少压缩机的上油率
1.在停机时应保证制冷剂不溶解到冷冻机油中(使用曲轴加热器)。
2.应避免过湿运转,因为会起泡而引起的上油过多。
3.内部设置油分离器装置。
4.压缩机内部的油起泡使油容易被带出压缩机。
四、长配管高落差
当配管长比容许值大时,配管内的压力损失会变大,使得蒸发器中的冷
媒量减少,导致能力下降。同时,配管内有油滞留时,使得压缩机缺油,
导致压缩机故障的发生。当压缩机内冷冻机油不足时,应从高压侧追加与
压缩机出厂相同牌号的冷冻机油。
五、设置必要的回油弯。落差超过10m_15m时,应在气管侧设置回油弯
管。
①必要性;停机时,避免附着在配管中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引起液压
缩现象。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气管回油不好导致压缩机缺油。
②回油弯设置间隔;每10m落差设置一个回油弯。
六、确保适当的冷冻油粘度
冷冻机油和制冷剂有互溶性,停机时,制冷剂几乎全部溶解在冷冻机油
中,因此需安装曲轴加热器以防止溶解。
1.运转中不应使含有液体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中,即保证压缩机吸气有
过热度。
2.起动及除霜时,不应产生回液现象。
3.避免在过度过热状态下运转,避免油劣化。
4.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大小应适当:
①孔径过大会吸入液体制冷剂造成过湿运转;
②孔径过小会使回油不顺畅,使油滞留在气液分离器中。
设备方面:
一、润滑油的选择
润滑油在涡旋压缩机中主要起润滑、密封、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