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九进程通信-消息的发送与接收.doc

发布:2017-08-02约5.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九 进程通信 消息的发送与接收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什么是消息 2、熟悉消息传送的机理 实验内容 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收。使用系统调用msgget( ),msgsnd( ),msgrev( ),及msgctl( )编制一长度为1k的消息发送和接收的程序。 实验指导 一、什么是消息 消息(message)是一个格式化的可变长的信息单元。消息机制允许由一个进程给其它任意的进程发送一个消息。当一个进程收到多个消息时,可将它们排成一个消息队列。消息使用二种重要的数据结构:一是消息首部,其中记录了一些与消息有关的信息,如消息数据的字节数;二个消息队列头表,其每一表项是作为一个消息队列的消息头,记录了消息队列的有关信息。 1、消息机制的数据结构 (1)消息首部 记录一些与消息有关的信息,如消息的类型、大小、指向消息数据区的指针、消息队列的链接指针等。 (2)消息队列头表 其每一项作为一个消息队列的消息头,记录了消息队列的有关信息如指向消息队列中第一个消息和指向最后一个消息的指针、队列中消息的数目、队列中消息数据的总字节数、队列所允许消息数据的最大字节总数,还有最近一次执行发送操作的进程标识符和时间、最近一次执行接收操作的进程标识符和时间等。 2、消息队列的描述符 UNIX中,每一个消息队列都有一个称为关键字(key)的名字,是由用户指定的;消息队列有一消息队列描述符,其作用与用户文件描述符一样,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和系统对消息队列的访问。 二、涉及的系统调用 1. msgget( ) 创建一个消息,获得一个消息的描述符。核心将搜索消息队列头表,确定是否有指定名字的消息队列。若无,核心将分配一新的消息队列头,并对它进行初始化,然后给用户返回一个消息队列描述符,否则它只是检查消息队列的许可权便返回。 系统调用格式: msgqid=msgget(key,flag)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msg.h 参数定义 int msgget(key,flag) key_t key; int flag; 其中: key是用户指定的消息队列的名字;flag是用户设置的标志和访问方式。如 IPC_CREAT |0400 是否该队列已被创建。无则创建,是则打开; IPC_EXCL |0400 是否该队列的创建应是互斥的。 msgqid 是该系统调用返回的描述符,失败则返回-1。 2. msgsnd() 发送一消息。向指定的消息队列发送一个消息,并将该消息链接到该消息队列的尾部。 系统调用格式: msgsnd(msgqid,msgp,size,flag)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msg.h 参数定义: int msgsnd(msgqid,msgp,size,flag) I int msgqid,size,flag; struct msgbuf * msgp; 其中msgqid是返回消息队列的描述符;msgp是指向用户消息缓冲区的一个结构体指针。缓冲区中包括消息类型和消息正文,即 { long mtype; /*消息类型*/ char mtext[ ]; /*消息的文本*/ } size指示由msgp指向的数据结构中字符数组的长度;即消息的长度。这个数组的最大值由MSG-MAX( )系统可调用参数来确定。flag规定当核心用尽内部缓冲空间时应执行的动作:进程是等待,还是立即返回。若在标志flag中未设置IPC_NOWAIT位,则当该消息队列中的字节数超过最大值时,或系统范围的消息数超过某一最大值时,调用msgsnd进程睡眠。若是设置IPC_NOWAIT,则在此情况下,msgsnd立即返回。 对于msgsnd( ),核心须完成以下工作: (1)对消息队列的描述符和许可权及消息长度等进行检查。若合法才继续执行,否则返回; (2)核心为消息分配消息数据区。将用户消息缓冲区中的消息正文,拷贝到消息数据区; (3)分配消息首部,并将它链入消息队列的末尾。在消息首部中须填写消息类型、消息大小和指向消息数据区的指针等数据; (4)修改消息队列头中的数据,如队列中的消息数、字节总数等。最后,唤醒等待消息的进程。 3. msgrcv( ) 接受一消息。从指定的消息队列中接收指定类型的消息。 系统调用格式: msgrcv(msgqid,msgp,size,type,flag) 本函数使用的头文件如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