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选煤厂电气装置接地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煤厂电气装置接地标准
一、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
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7、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8、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9、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0、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11、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二、接地装置的选择
1、各种接地装置应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
2、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接地:
(1)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
(2)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等金属结构。
(3)配线的钢管。
3、对于3~10KV的变电站的配电所,当采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体且接地电阻又能满足规定值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
4、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
5、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6、接地装置的人工接地体,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一般不小于表1和表2所列规格。
表1 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
种类 规格及单位 地上 地下 圆钢 直径(mm) 8 8/10 扁钢 截面(mm2) 48 48 厚度(mm) 4 4 角钢 厚度(mm) 2.5 4 钢管 管壁厚(mm) 2.5 3.5/2.5
表2 铜接地体的最小规格
种类 规格及单位 地上 地下 铜棒 直径(mm) 8 水平接地极为8 垂直接地极为15 扁铜 截面(mm2) 50 50 厚度(mm) 2 2 铜绞线 截面(mm2) 50 50 铜覆圆钢 直径(mm) 8 10 铜覆钢绞线 直径(mm) 8 10 铜覆扁钢 截面(mm2) 48 48 厚度(mm) 4 4
7、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的规定。电缆的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保护外壳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按照表4的公式计算。
表3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接地线的最小截面
名 称 铜(mm2)(mm2) 明敷的裸导体 4 绝缘导体 2.5
表4 电缆的接地芯与相线包在同一保护外壳内的接地芯最小截面
相线截面积 Sa(mm2) 相应 接地芯 的最小截面积(mm2) Sa≤16 Sa 16<Sa≤35 16 Sa>16
8、不要求敷设专用接地引下线的电气设备,它的接地线可利用金属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穿线的钢管等。利用以上设施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9、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10、所有电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建筑物(包括厂房、煤仓等)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0m。
三、接地装置的敷设
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并宜敷设在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宜小于2.5m,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不宜小于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少。
3、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外100mm内做防腐处理。
4、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5、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6、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