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试卷.doc

发布:2019-12-07约1.5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 1.传染病日、周、月、年的报告分析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准。 ( ) 2.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 )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 ) 4.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 ( ) 6.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 ) 7.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 ) 8.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 ) 9.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 ) 10.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可以不补报。 ( ) 二:填空题 1. 甲类传染病是指: 霍乱 、 鼠疫 。 2.传染病报告实行 属地化 管理。 3.传染病报告卡由 首诊医生 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4.《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3 年。 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 48 小时内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1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7、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8.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9. 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 个人 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