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务第一章土方工程.doc

发布:2016-12-28约4.2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一、土方工程施工特点 1、面广量大 2、劳动繁重 3、施工条件复杂 二、土的工程分类 按照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八类。 砂土按颗粒粗细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 通过开挖方法及工具判别土的分类,要掌握。 三、土的工程性质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最初可松性系数=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最后可松性系数=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常考计算题 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之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W=(m1-m2)/m2*100%=mw/ms*100% W----土的含水量 m1----含水状态时土的质量 m2----烘干后土的质量 mw----土中水的质量 ms----固体颗粒的质量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地下水在土中渗流速度可按达西定律计算: V=Ki V----水在土中的渗流速度,m/d或cm/s i----水力坡度,水面单位距离的落差,常用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表示,如A,B距离为100公里,B水位比A高20米,则水利坡度为万分之二(20米/100公里) K----土的渗透系数,m/d或cm/s 土方工程量计算与土方调配 棱台体积计算V=h/6*(a*b+A*B+(a+A)*(b+B)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常用的原则:场地内挖、填方量平衡原则。 场地平整的步骤: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整调配方案,选择土方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1)确定场地初步设计标高 H1----一个方格独有的角点标高 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n----方格网中的方格数 (2)场地初步设计标高的调整 单向泄水时,场地内任意一个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为: L----该方格角点距场地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m i----场地泄水坡度 双向泄水时,场地内任意一个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为: lx,ly----该点于x-x,y-y方向上距场地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m ix,iy----场地在x-x,y-y方向上的泄水坡度。 基坑是指底面积在150㎡以内,且底长为宽3 倍以内者。 基槽是指底宽≤7m且底长>3倍底宽者 沟槽底宽7m以上,基坑底面积150㎡以上者按挖土方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当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时宜采用方格网法,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断面不规则时,宜采用断面法。 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就是指对挖土的弃和填的综合协调 土方调配的原则: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就近调配;考虑施工与后期利用;合理布置挖、 填分区线,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 运输路线;好土用在回填质量高的地区。 土方调配图表的编制方法:划分调配区;计算土方量,计算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在场地地形图上绘制土方调配图,调配平衡表。 土方工程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 1、施工准备工作 场地清理(清理房屋、古墓、通讯电缆、水道、树木等);排除地面水(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来排水,设置排水沟);修筑临时设施 (道路、水、电、机棚)。设置测量控制网 2、影响土方边坡大小的因素: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边坡附近的荷载状况、排水情况等。 3、造成边坡塌方的常见原因有:①土质差且边坡过陡②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③基坑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使土体产生剪应力超过土体强度等④坡顶存在动载 4、常用的土壁支护结构:横撑式支撑、钢 (木)板桩支撑、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撑、水泥土搅拌桩支撑、土层锚杆支撑、土钉支护和地下连续墙等。 5、对于湿度小的黏性土,当开挖深度不大于3m时可用间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对于开挖深度不超过5m且呈松散状如砾石、砂、湿度大的软黏土等可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主要的降水方法有:集水坑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 2、井点降水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在坑底以下,直到施工结束为止的降水方法。 井点降水法主要井点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等。但一般轻型井点采用较广。 轻型井点 组成:轻型井点主要由管路系统与抽水设备组成。 管路系统:井点管、滤管、总管、联结管 抽水设备:离心泵、真空泵、水气分离器 轻型井点的布置 轻型井点布置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基坑大小、深度、土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