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常识 (共3篇).doc

发布:2016-07-29约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常识 (共3篇) 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常识儿童天生好奇爱动,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而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家长往往惊慌失措,有的则采取种种错误的做法,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导致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家长学习和掌握一些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常识意外伤害按其轻重可分为三类:一、迅速危及生命的如淹溺、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车祸和中毒等。这一类事故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以避免死亡。二、虽不会顷刻致命,但也十分严重的如各种烧烫伤、骨折、毒蛇咬伤、狗咬伤等。这类意外伤害,如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死亡或残疾。三、轻微的意外伤害如小刀划破了小口,摔破了皮,烫起了小水泡等。这些在家里可进行简单处理,必要时可到医院进行治疗。儿童意外伤害需要急救处理的是前两类,急救处理的原则是:抢救生命首先要注意的是受伤儿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如果受伤儿童心跳、呼吸不规律,当务之急就是设法帮助病儿恢复自主呼吸。在常温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会岌岌可危。因此,当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术等急救措施。减少痛苦在现场抢救中要尽量减少病儿痛苦,以改善病情。因为意外伤害往往是严重的,如各种烧烫伤、骨折时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休克,加重病情。因此在处理时,动作要轻柔,位置要适当,语言要温和,必要时予以镇痛、镇静药物。预防并发症在抢救病儿时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如儿童摔伤或坠落时可发生脊柱骨折。当病儿脊背疼痛疑有脊柱骨折时,应严禁让病儿走动,一定要用木板作担架运送。如果让病儿走动,或用绳索等软担架运送,或抱、背着转送,都可能损伤脊髓神经,造成截瘫。#2楼回目录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常识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常识 | 2016-07-17 22:531、咬伤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2、刺伤被钉子、针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假如被刺伤,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务必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是玻璃碎片或是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活动,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通过手术清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神经。3、跌伤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3—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极为多见。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精心。在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如发生意外,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4、扭伤多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四肢关节或躯体部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的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受伤后24小时内,最好冷敷不要用热敷,用冷毛巾包冰块冷敷20分钟,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受伤第2天后,父母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也可帮宝宝揉揉受伤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弹力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把扭伤部位垫高。也可帮助减轻肿胀。5、澡盆溺水3厘米的水就能淹死一个孩子!”一点不假,3岁以下儿童因父母疏忽,自己在浴室里溺水身亡,排在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的第五位。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看护者疏忽而造成。有的家长把孩子放在脸盘旁边,自己去别处拿毛巾,孩子一头栽进脸盆里,自己无法抬起头,意外就发生了。家长做好看护是一方面,一旦发生危险,应让孩子趴在床上,推挤孩子背部让水排出,必要时做人工呼吸。6、骨折、脱臼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即骨的断端已露出皮肤外;闭合性骨折是指皮肤完整无损,这类骨折经常出现,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外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