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研修学习材料.doc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校本研修学习材料【四】[
传承孝德文化,推举孝道雅行
——丹城二小“孝雅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一 、孝雅教育的提出
当前,物质文明空前繁荣,因价值观扭曲而导致的家庭道德观念的沦丧,责任意识的淡薄,言谈举止的失范,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尤其是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一切,归根到底,是良知的或缺,是道德的或缺。选择什么载体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我们想到了孝雅教育,通过孝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
通过雅行教育,促进学生谈吐儒雅、举止文明、情趣高雅,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我们二小人因地制宜,立足实际,
创特色,谋发展,从德育课题——《传承孝德文化,推举孝道雅行》入手,大力开展“孝雅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
“孝雅教育”即为孝行教育和雅行教育,开展孝行教育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开展雅行教育的另一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通过持续的孝雅教育让小孝小雅成为大孝大雅,让孝行成大德,雅行铸完美。通过孝雅教育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浩然正气、有灵气、有民族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将来走上社会后,事业能够成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三、开展雅行教育
1.“雅”的内涵解读。
近年来,在开展精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新一届班子提出了“雅行教育”的主张。其形成来自历史的积淀,来自对学校现实的认识,来自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探索。
“雅”是至正。言正,身正,品正,以正身;手勤,体勤,脑勤,以勤业。为人师,身正业勤才能立己立人;为学生,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就是打下正的根基。
“雅”是达真。不为世俗名利,不刻意雕饰,不矫情做作,不随波逐流,不过分张扬,教师朴素务实的作风,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承载的是师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的真实理想。
“雅”是不俗。不俗是对个性的包容,是对创新的执著。儒雅教师和而不同,追求智慧而快乐的工作和清新而优雅的生活。
“雅”是大气。大气是一种胸怀的宽广,视野的开阔;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壁立千仞,海纳百川的大胸怀。
2.雅行教育的创建途径:
①学雅规。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在走路、上下楼梯、集合站队、大型活动、清洁卫生、回家路队等方面制订一系列雅行规范。学校陆续将还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历代经典蒙文引入课堂,作为学生必背的内容,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拟在本学期制定《丹城二小孝行雅行规范手册》,并要求要求学生熟读、会背、内化其意,引导写雅行日记、学雅作文等。
②正雅态。学校制订学生雅行的五项修炼。即:炼心灵,让它纯洁美丽;炼行为,让它文雅规范;炼气质,让它超凡脱俗;炼脾气,让它温和喜人;炼个性,让它鲜明唯美。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针对雅观,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查查自己是否做到了心灵雅、行为雅、气质雅、个性雅。学校将进一步抓一日常规的雅行管理。各班将成立“雅行监督岗”每个监督员负责一个小组的雅行督察工作,其任务是:对本班学生在一天中的举止、言行按学校制定的雅规进行督察记载。督察员将每天记载的情况进行定性评价,然后按学校制定的雅规进行督察记载。
③扬雅风。当道德与人的名誉相关联、与人的地位相关联、与人的幸福相关联时,这个道德就受人重视,并能得到弘扬。为此,学校将制订雅行教育评估方案,定期开展“雅行形象大使”的评选活动,事迹和照片上墙,定期组织各班学生学习、观看,在此基础上,学校拟从下学期起,组织开展全校性的“从我做起,争创雅士”的活动,定期组织班主任的雅行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3.开展孝行教育
(1)“孝”的内涵 解读。孝是传统美德;孝是善良极品;孝是感恩至诚。
(2)孝行教育的基本做法。①学孝。学孝,就是让学生 知孝、懂孝,树立起孝的观念。
第一、要求把小学品生、品社课教材中孝敬父母的内容做重点讲授,并将这些内容全部精选出来,作为学生必背的内容,期末测试时将成绩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单。第二,利用每周主题班会的时间学习宣讲孝敬父母的内容,唱感恩之心的歌,跳感恩之心的舞,还开办行孝“心灵之窗”。第三,每月开设“孝行专题课程”(综合课),安排孝行课教师,并把孝行课教师的备、改情况纳入常规考评中;拟陆续编印一些《孝德颂》、《雅风颂》、《中国节日》等,作为校本教材引进课堂。第四,要求每个学生都要 了解父母,对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工作单位、工作业绩以及为自己取名 所包含的期盼和爱心等,有所调查,有所记载,有所思考。
②行孝。有人说中国传统的德育,是实践性的德育,这是从历史上开展孝敬教育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孝敬教育。
A.坚持开展家庭五个一的行孝活动:即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