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川省德阳化学中考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 学 学 科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
1.(2017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1,分值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属于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陶瓷烧制、火药使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故都属于化学变化;而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2017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2,分值3)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32
C. 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构成
D. 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显红色
【答案】B
【解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1×2+2x+(-2)×4=0 ,x=+3,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A错误;
B.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4=1:32,所以B正确;
C. 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只能说成草酸由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是一个草酸分子由2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所以C错误;
D. 草酸水溶液显酸性,滴加酚酞试液时不变色,所以D错误。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3.(2017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3,分值3)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B.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答案】C
【解析】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 C2H4+4H2O,因此:
A. 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核外电子数是6,最外层电子数是4,所以A错误;
B.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但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属于有机物,不是氧化物,所以B错误;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所以C正确;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6=1:3,所以D错误。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2017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4,分值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A.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图示实验为蒸发操作,待蒸发结束时不能用手直接移走仍然很热的蒸发皿,避免烫伤,应用坩埚钳移走蒸发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知识点】量筒的读数;蒸发与蒸馏操作;液体的取用;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5.(2017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5,分值3)实验室有一位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操作Ⅰ~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
B. 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
C. 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 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答案】D
【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所以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操作Ⅲ为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3晶体。
操作Ⅰ~Ⅲ分别是溶解、蒸发浓缩和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