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013年地图设计与编绘考试要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设计与编绘复习重点第一章地图类型1.实地图传统地图、电子地图2.虚地图数字地图、心象地图3.地图派生产品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地图表示方法及发展基于非精确测量结果的二维描绘和写景法,基于精确测量的二维地图法,基于数字地图和遥感测量的虚拟地景表示方法。地图制图过程及方法传统地图生产方法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出版准备、地图印刷地图设计的过程和内容地图总体设计、地图表示内容设计、地图表示方法设计、地图生产工艺设计地图设计的主要成果编绘规范、编绘计划、图幅作业要点影响地图设计的主要因素1.客观因素使用者的要求及理解程度、使用地图的环境、地图信息复杂程度、技术设备条件和经济状况、地图储存介质2.主观因素编图者的素质、技能水平、直观判断和经验地图编绘地图编绘过程和内容编绘准备工作、编图资料的选择和加工处理、地图内容的制图综合影响地图编绘的主要因素1.客观因素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制图区域特点、地图资料质量、地图表示方法、地图符号最小尺寸2.主观因素编图者的素质、技能水平、直观判断和经验第二章尺度及相关术语地图设计与编绘相关尺度1.空间尺度空间尺度是指在观察或研究某一地理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尺度限定,通常指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同时也包括空间的间隔、频率、分辨率等。2.时间尺度3.语义尺度4.现象尺度5.数据尺度空间数据是根据用户需要对空间现象的抽象描述,数据尺度的大小与区域大小和数据使用要求有关,与介质无关。6.分析尺度主要包括空间广度、空间粒度、空间精确度以及研究尺度。空间尺度相关术语1.地图比例尺2.幅度3.粒度4.分辨率5.精度指观测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值(或认为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更多相关在书30页*尺度与地图设计尺度直接影响地图内容表达的详细性和地理目标空间位置、空间关系的几何精度,因此他是地图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地图感受论视觉感受的基本过程1.察觉1)绝对阈指能引起感觉的最低限度的刺激,视觉上因人因时而异。2)差异阈指人能察觉到最小的刺激变化,可称恰可察觉差。3)最小察觉阈人眼感受最小尺寸的能力。4)最小分离阈分辨两点或两线是否分离得能力。20″~30″5)最小判别阈确定两直线是彼此连续还是稍有错位的能力。2″~10″6)最小辨认阈图形和文字判读时的最小视角。30″~40″2.辨别判别是察觉差异的视觉过程。3.识别识别是指对视觉图像的理解过程。4.解译解译是指对视觉图像含义的理解过程,即对地图内容的理解。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视觉变量的定义视觉变量有时也称图形变量。视觉变量是引起视觉的生理现象差异的图形因素。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1.形状变量2.尺寸变量3.方向变量4.亮度变量5.密度变量6.色彩变量地图符号的动态视觉变量1.发生时长2.变化速率3.变化次序4.节奏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1.整体感不同像素组成的一个图形,看上去在整体上没有哪一种像素特别突出。2.等级感3.数量感4.质量感指将观察对象区分出几个类别的感受效果。5.动态感构图上给读者一种运动的视觉效果。6.立体感通过变量组合,使读者从二维平面图产生三维立体视觉的感受效果。符号类型点、线、面、体。色彩相关理论光可见光:400~800nm(380~780nm)波长构成的光谱称为可见光谱。物体的色1.消色物体的色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2.有色物体的色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3.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加色过程和减色过程把光的相加过程称为“加色过程”,把色料的相加过程称为“减色过程”。颜色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格拉斯曼定律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色相、明度和纯度。2.由两个色光的混合匹配中,如果其中一个色光连续变化,则混合色的外貌也会连续变化。3.外貌相同的色光(相同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4.混合色光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蒙赛尔表色系对一个颜色的标识:HL/C=色相·亮度/纯度共同的色彩心理感应1.色彩的冷暖感2.色彩的轻重感3.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4.色彩的远近感5.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色彩对比理论1.色相对比2.明度对比3.纯度对比4.面积对比5.冷暖对比6.同时对比7.虚实对比第三章地图区域分析目的:1.认识制图区域指导制图综合;2.帮助分析评价制图资料。制图区域分析要求使新编地图能客观反映制图区域地理特点,提高地图信息传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紧密结合制图特点,研究的结果要能落实到图上。制图区域分析内容1.制图区域的位置、范围、行政归属;2.按地理单元分别说明各要素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与影响它们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图区域分析方法1.利用地图进行分析2.利用影像进行分析3.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分析4.重点地区实地考察制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