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pdf
科技创新与应用f2012:~4月(中)建筑科学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李捍文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带来的是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事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必然也是在不断
的进步,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在建筑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原则进行分析,以便更好
的做好建筑的结构设计,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剪力墙;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分析
1剪力墙设计过程中的原则分析3.2墙体的配筋率
1.I剪力墙高和宽尺寸较大但厚度较小,几何特征像板,受力形态在砼《规》l1.7.11条文强制规定在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
接近于柱,而与柱的区别主要是其肢长与厚度的比值,当比值≤3时可中,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均不应25%;部分框支剪力墙底
按柱设计,当比值在3到5之间时可视为为异形柱,按双向受压构件设部加强部位的配筋率不应0.3%这在高层或者较长的剪力墙结构中是
计。合理的,然而这样的结构对于低矮的短小的剪力墙是不适用的,具体的
1.2剪力墙有自身的特点,其平面的内刚度和实际的承载力大,这设计中如果建筑物给长的时候,是需要适当的加大水平的布筋的配筋
样相对来说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就小,这样在剪力墙和平面外的梁接的数量的,尤其是梁部位那些敏感的地方更要增加。
连的时候,就是形成墙肢的外弯矩状况,但是常态情况并不验算平面外4剪力墙的边缘构造
刚度和承载力。所以要尽可能的不进行外搭接情况,不能避免的时候则4.1结构试验表明矩形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
要有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剪力墙平面外的质量和安全。力墙差;计算分析表明增加墙肢截面两端的翼缘能显著提高墙的延性。
1.3墙的设计计算是考虑水平和竖向作用下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求因此,在矩形墙两端设边缘构件不但能较显著地提高墙体的延性,还能
得内力后按偏压或偏拉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防止剪力墙发生水平剪切滑动,提高抗剪能力从89规范开始在剪力墙
当受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再增加对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在剪力墙承中提出了暗柱、端柱、翼墙(柱)、转角墙(柱),出就是目前规范中的约束边
载力itg中,对带翼墙的计算宽度按以下情况取小值:剪力墙之间的间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抗震措施。
距;门窗洞口之间的翼缘宽度;墙肢总高度的1/10;剪力墙厚度加两侧翼4.2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建筑结构规范,根据结构类型及受力状
墙厚度各6倍的长度。况,对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的加强边缘,按墙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
2墙肢的种类和结构的设置用下墙肢轴压比的界线及加强部位要求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
2.1墙肢的分类构件两类。
剪力墙根据墙肢的高厚比分为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一般剪5连梁设计
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指5.1连梁的作用
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5—8的剪力墙,剪力墙根据墙面开洞大小的实际的剪力墙的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的粱称为连梁。在水平的
情况,还可分为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和壁式框架。当剪力墙符合作用下,使墙肢弯曲,这样连梁的端部就会产生转角,这样造成连
的墙肢截面高度hw与厚度bw之比小于5时均称为小墙肢,其中当hw/梁内力的出现。这样会对墙肢有着一定的约束的限制,从而可以改善墙
bw不大于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轴压比、剪压比和箍筋体积肢的受力情况,所以连梁对剪力墙结构是比较重要的。
率按相应抗震等级框架柱。5-2连梁设计的解决措施
2.2剪力墙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