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证法复习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判断分析题(3*10)?1.实验和理论可以分离。?错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实验和理论有双向作用的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众,实验相比理论,实验的实践性更强,因而具有更为基础的地位,实践比理论总是更为积极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地推动了理论的进步,,修正理论,指引理论的发展,同样,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着实验,为实验的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知道,使得实验更具有理性的色彩。?2.技术的异化是由技术本身导致的。?错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力量,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为了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产生着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3.工程技术活动可以忽略基本的伦理原则。?错误。从研究伦理的视角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动物以及研究可能影响的公众负责,遵循“公众利益优先原则”。这就要求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符合社会伦理和动物伦理的基本要求。工程师既是工程活动的设计者也很是工程方案的提供者,阐释者和工程活动的执行者,监督者,还是工程决策的参谋,在工程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一定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工程技术活动要遵守是个基本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二、简答题(2*15) 1、科学、技术、工程的关系如何? “科学”是运用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技术”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手段、方法的总和。 “工程”是用科学和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范围的应用单元。 科学是系统理论知识,能用于指导实践;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直接指导和服务生产的一种知识;而工程则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科学的核心是科学发现,技术的核心是技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工程建造。 区别在于: 1、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要解决有关自然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要解决变革自然界“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工程要将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形态的东2、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应主要采用实验、归纳、演绎、假说等探索性方法;技术活动大多运用预测、设计、试验、修正等方法;工程目标的选择、工程方案的设计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等,其实现过程为综合集成。3、成果性质和评价标准不同。对科学的评价标准为是非正误,以真理为准绳;对技术的评价标准是利弊得失,以功利为尺度;工程所遵循的是“目标-计划-实施-监控-反馈-修正”路线评价成败,工程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意味着失败。4、研究取向和价值观念不同。 5、研究规范不同。科学的研究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创造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 义。技术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为目的,具有“事前多保密、事后有专利”的规范特征;研究规范特别强调团结和协作、发挥团队精神。 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是相互区别的,但这并不等于把三者割裂开来,即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事实上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技术、工程都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中介。2. 科学、技术、工程都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发展。3. 科学、技术、工程都与社会具有相互作用。2、技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差别表现在哪里?技术思维是具体该怎么做的问题,必须提出具体操作的技术性方案,它是工程师进行技术活动的思维; 科学思维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真理认识的统一过程,对个汇总科学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 差别表现在技术上思维与科学思维相比,技术思维的特点有: 1、科学思维更关注普遍性,技术思维更关注可行性 2、科学思维更关注创造性,技术思维更关注价值型 3、科学思维没有限制,可以任凭思维跳跃发展,技术思维有限制性,是在已经有了原理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现有的条件或者改造条件从而实现它。 4、技术思维是联系性思维,它一方面要连通科学的理论,另一方面要联系技术的实际,是两级思维,技术思维要求“顶天立地”。三、论述题:(2*20)?1、论述自然观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