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建建筑实务讲义--薛涛便于打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框架结构构造措施:
震害严重处:框架梁柱节点、填充墙。
震害比较:①、柱>梁;②、柱顶>柱底;③、角柱>内柱;④、短柱>一般柱。
采取措施:①、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
②、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
③、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
④、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
⑤、构造上,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
2、室外疏散楼梯: ①、平台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楼梯段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
3、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
楼 梯 类 型 最小宽 最大高度 住宅共用 0.26 0.175 幼儿园、小学校 0.26 0.15 电影院、剧场、医院、商场、体育馆、旅馆、大中学校 0.28 0.16 其他建筑 0.26 0.17 专用疏散楼梯 0.25 0.18 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 0.22 0.20
4、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游离氧化钙、氧化镁过多;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游离氧化钙对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影响用煮沸法来检验。
一、建筑钢材的主要钢种
1、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合金钢又可分为低合金钢(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总含量5%--10%)和高合金钢(总含量大于10%)。
3、混凝土用细骨料的技术要求:①、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②、有害杂质和碱活性;③、坚固性。
9、混凝土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细度、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强制性指标)、抗压强度。
8、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原材料、生产工艺。
原材料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灰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
生产工艺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3、防火涂料根据其涂层厚度和耐火极限又可分为厚质型、薄型、超薄型三类。
厚质型(厚度为5~25mm)防火涂料一般为非膨胀型的;
薄型(2~5mm)、超薄型(小于2mm)防火涂料通常为膨胀型的;
1、施工测量主要工作: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倾斜线的测设等。
3、土方开挖机械的选择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开挖深度、地址、地下水情况、土方量、运距、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工期要求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
4、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5、(1)、人工挖土,应预留15~30cm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2)、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
使用正铲、反铲、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1、深基坑土方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①、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②、防止边坡失稳;
③、防止桩位移和倾斜。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包括:
①、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
②、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③、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
④、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升温值不宜大于50℃。
3、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泵送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不宜低于l00mm;
2)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
3)泵送混淀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 kg/m3;
2、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梁和板。
3、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l/3范围内;
(2)、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5.冬期施工(加)
(1)、冬期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2)、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应小于400mm。
6、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常用水泥不低于设计强度的30%;其他水泥不低于设计强度的40%;
2)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设计强度的30%;
4)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0%。
7、高温施工(加)
(1)高温施工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
(2)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
1、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确保砂浆的保水性;
一、焊接
1.裂纹:
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母材抗裂性能差、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焊接内应力过大等;
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布置不当、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
2.孔穴:
气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条药皮损坏严重、焊条和焊剂未烘烤、焊接电流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