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8约4.1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 2. 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 自渎课文 1.?? 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 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 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 (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 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 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四、写字教学 1.?? 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 指导写字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 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 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2. 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