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学案.docx

发布:2019-12-10约3.5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 NUMPAGES6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中国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同时增强风险意识; (2)树立敢于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 (2)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3)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3.知识: (1)初步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积极把握发展契机,再续辉煌; (2)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学习重点】 (1)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积极把握发展契机,再续辉煌。 (2)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学习难点】 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学习过程】 一、自学引入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中国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安宁与美好。 二、新知学习 1.课文预习。阅读课文,将自己不理解的概念或者观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收集。将自己针对本课所收集到的相关知识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学习,交流研讨 (一)新的发展契机 1.今天的中国,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探究与分享:你怎么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并分析一下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新风险 新挑战 1.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2.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3.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一些外企外迁。 4.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更多的风险。 5.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下图“2003-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读图思考:你有什么发现?请谈谈你的认识。 (2)最近,家住英国伯明翰的乔纳森发现,他妈妈以前给他买的衣服、鞋子以及一些玩具等都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现在却常常是柬埔寨制造(Made in Cambodia)和越南制造(Made in Vietnam)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如果乔纳森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3)请收集资料,谈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贸易争端? 【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携手促发展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支持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初步树立坚持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遇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