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和完善,企业自身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将逐步降低。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意义,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企业实施环境成本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成本管理 竞争力 和谐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环境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日益尖锐的问题,以及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环境问题更加关注。人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环境问题,其中重要的是对企业环境活动的规范。作为环境会计核心指标之一的环境成本,对其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对于追求企业和行业的长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实施的意义
1.1 增强企业竞争力 首先,在产品的绿色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产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其次,采购阶段的环境材料优先;最后,企业通过环境成本管理谋求环保效果环保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
1.2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实施环境成本管理有利于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我们研究环境成本管理也有利于我国的会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建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相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2.1 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的环境成本管理会计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作为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制造者”的企业被要求降低自然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经营理念也正深入企业的每一个经营环节,企业为此支出越来越多的环境成本。
2.2 做好绿色会计对具体工作的应用 ①完善通过内部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进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在内部价值链分析中,应重点分析采购、生产、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各部门在整个价值链增值中所占用的成本比例及对价值增值的贡献。通过分析环境成本贡献比例,发现其中的问题。对部分非合理成本消耗进行控制,以使其成本消耗与价值增值贡献成相应比例。②完善通过外部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进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在外部价值链分析中,可进一步划分为竞争者价值链分析和合作者价值链分析。通过对竞争者价值链分析,明确与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并基于价值链分析找出其产生原因。通过对合作者价值链分析,更加完整地描述出产品价值链。深入分析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特点,确定引起价值变动的成本节点。③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控制。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实现最优控制。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寻找更有利于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率的方法成为了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完善会计评估考核制度,及时对会计工作进行评价与改进 ①不断进行考评制度的完善。凡是绩效考评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我们要做好企业环境会计考评体系,首先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的设计,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重点性,以及较深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设计全面,灵活的方式,针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做到最好的考评,通过一些关于企业环境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的考评体制,做到适时更新与完善。②及时定期进行考评工作,并研究考评改进方法。针对各人员以及管理层的定期工作安排,进行及时的考核。重点看过程,给予及时的改进与意见,不断关注有关部门的制度与法律动态的更新,联系企业自身的会计管理模式与方式与计量方法,研究考评,及时改进,争取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目的。③保证成本管理会计人员的后期培训。由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工作的动态性,会不断出现更加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成本控制手段。企业要想保持并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的理论实践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3 当前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1 存在问题
3.1.1 宏观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和调查结果,环境成本管理实务在我国企业界已经存在,但是管理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不成体系,难以指导企业内部各部。第二,已有的环境成本管理研究的内容并不完善,偏重于研究环境成本的归集分配和具体的计算,而在对目标环境成本测算、环境成本控制以及工作考核等方面尽管也有所涉及,但其研究数量和成果偏少。第三,大多数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根据所调研企业的数据进行计算,因而无法向外部提供目标行业的单位环境成本的参考依据。
3.1.2 微观方面存在问题 ①依然保持着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认为绿色成本管理就是单纯控制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绿色成本费用支出。②企业的绿色成本管理范围,只限于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控制,没有考虑材料采购阶段,产品销售使用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绿色成本费用的发生。③绿色成本管理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