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评定方法和训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护理目标 进食期间肺感染无加重,预防吞咽障碍导致的并发症,增强吞咽功能,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和能量的需要 护理依据 日期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10-10 构音不清,发声含糊;舌头活动度受限:舌部运动只能向前后方向,不能左右、上下运动,无法清除双侧峡部食物残渣 10-8 1. 洼田饮水试验:IV级,吞糊试验(少稠流质:100ml水+3匙凝固粉)不能通过,间有清喉咙,无明显呛咳。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道管喂食的目的,留置鼻胃管的重要意义。家属拒绝插胃管。 2. 进食体位,取端坐位,头部稍向前微倾 3.给予烂饭进食进食宜小口小口吃,吃完一口再吃下一口,勿进食大块食物信粘喉咙食物,观察进食量,呛咳情况,肺部感染情况。如出现吞咽困难,立即停止喂食 3.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浓稠食物,如果冻、蛋羹等, 开始选择小而浅的勺子,液体食物应谨慎,根据一口量食用。 4. 指导患者及家属行舌头的被动运动,通过使用舌肌康复器,向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牵拉(每日1-2次,每次5回)循序渐进。 5.喂食后指导患者漱口,坐起30分钟-1小时。 6. 物理治疗:鼓岬电刺激刺激吞咽肌群。 舌部运动 呛咳 喂食方法掌握程度 局限于前后 伸缩 频繁 一般 吞咽障碍 * 吞咽功能评定 * 护理目标 进食期间肺感染无加重,预防吞咽障碍导致的并发症,增强吞咽功能,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和能量的需要 护理依据 日期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构音不清,发声含糊;舌头活动度受限;进食食物频繁呛咳,家属无法提供提供稠状食物,医院订餐无法供应相应饭餐。舌肌训练依从性差。 10 月 10 日 1. 进食体位,取端坐位,头部稍向前微倾 2.协助并配合家属制定食物 3.使用搅拌机将医院送来饭菜进行加工:连菜、菜汁、饭一同倒入搅拌机搅拌约2-3分钟,即可成稠状食物。 4.指导添加辅餐:香蕉、橙汁,用搅拌机搅拌连渣一起吃,每次喝水时加少许盐,进行补充电解质。 5.进食时根据患者一口量,吃完一口再吃下一口,观察进食量,呛咳情况,肺部感染情况 6. 指导患者及家属行舌头的被动运动,使用舌肌锻炼器,将舌头向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牵拉(每日3次,每次5回)循序渐进。 舌部运动 呛咳 进食方法掌握程度 可进行左右活动 偶尔(餐1-2次) 掌握 吞咽障碍(护理措施跟进及修订) 食物的加工制作流程 * 训练方法 1. 指导患者及家属行舌头的被动运动,使用舌肌锻炼器,将舌头向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牵拉(每日3次,每次5回)循序渐进进。 2.症状改善后,指导患者用舌头舔左右嘴角,卷舌,或鼓腮、舌头添双侧峡部后再慢慢施加压力(每日3次,每次5回)。 舌肌训练 * 吞咽障碍(护理措施跟进及修订) * 护理目标 进食期间肺感染无加重,预防吞咽障碍导致的并发症,增强吞咽功能,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和能量的需要 护理依据 日期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构音不清改善,能够进行简交流;舌头活动度受限改善;进食稠状食物频繁间中有呛咳,喝水一口量约2-2.5ml,无咳嗽咳痰,体温正常。 舌肌训练依从性差。 10 月 15日 1. 督促并继续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舌肌锻炼器进行舌头的被动运动,逐渐增加次数 ,(每日3次,每次10回)循序渐进。方法同前 舌部运动 呛咳 舌肌训练依从性 进行左、右和上、下 活动 偶尔(餐1-2次) 配合 案例二:病情介绍 入院后通过制定护理计划,经过20多天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可拔除胃管,经吞咽功能评估,进食糊食物通过,饮水试验水不通过。指导出院后进食安全及技巧,食物的制作,继续康复的方法,回院后复诊。 行政总厨 患者返院复诊,再次行吞咽功能评估,患者可进食糊状食物,吞咽反应快。精神集中的情况下吞水无异常。继续指导患者进食方法。 案例三 病程资料 患者马XX 男 62岁 住院号:269095 主诉:言语不清、右侧肢体乏力3+小时于2014-10-25入院 诊断: 1.急性脑梗死(ACI)(左侧额颞顶枕岛叶) 2.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双侧放射冠、半卵圆中心) 3.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管腔重度狭窄或闭塞 症状:患者失语,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皱眉、闭目好,示齿口角无偏歪,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提升有力,伸舌右偏,左侧咽反射迟钝,右侧咽反射存在,饮水呛咳。 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早期康复治疗,早期情志调理,西医予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细胞、降脂稳斑、抗聚、调控血压、理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行吞咽功能不通过,予留置胃管鼻饲、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约20天,行吞咽功能评估吞咽通过,饮水不通过,行吞咽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会厌吞咽功能障碍。结合造影检查,患者存在隐性误吸风险,予加强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安全进食及进食注意事项。 小结 能正确评估患者的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