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纤通信5线路.ppt

发布:2017-04-22约5.96千字共1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光纤通信线路;§5.1 光通信线路组成;2、点到点多用户线路;3、远距离线路 ;4、远距离光通信链路;复用段、数字段;§5.2 点到点链路的设计;损耗限制系统 色散限制系统;损耗限制系统中继距离计算公式;链路总的展宽时间 等于各个因素引起的脉冲展宽时间 的平方和的平方根;一般情况下,一条数字链路的总展宽时间劣化不能超过 NRZ(非归零)比特周期的70%, RZ(归零)比特周期的35%。;单模光纤的群时延展宽时间为;损耗限制系统;§5.3 多路信号复用技术;时钟;3、PDH 速率等级;一次群;4、PDH 数字复接;§5.4光放大器;1、光放大器类型;2、光放大器的基本原理;3、光放大器的主要参数;4、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输入功率(dBm);;2. 增益系数;3. 噪声特性;;EDFA基本配置结构;;EDFA的应用;基本应用形式;用于WDM系统中的EDFA;3、光纤拉曼放大器FRA;受激拉曼散射原理;泵浦波长为1μm时测得的拉曼增益谱;光纤拉曼放大器结构;拉曼放大器在WDM系统中的应用;FRA与EDFA比较;拉曼放大器的噪声特性;§5.5 波分复用技术;光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 是在一根光纤上能同时传送多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 ;单模光纤的带宽;DWDM;WDM系统的基本形式;双纤单向传输;单纤双向传输;光分路插入传输;T;光发射机;2、WDM系统的特点;3、 WDM系统总体结构;WDM系统的分类;有线路光放大器WDM系统的参考配置;无线路光放大器WDM系统的参考配置;光波长的分配;标称中心频率和最小通路间隔;16通路和8通路WDM系统中心频率;更多波长的考虑; 中心频率偏差; 对于激光器的波长及其稳定性要求较高; 光纤的非线性对光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有很大的限制; “四波混频”效应会造成信道间的串扰; 光纤的色散效应限制了信道速率的提高; 如何监测线路光放大器等问题。;WDM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 ;;;1. 光源的波长准确度和稳定度问题;2. 光信道的串扰问题;3. 光纤色散对传输的影响问题;4.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问题;5. EDFA的动态可调整增益与锁定问题;6. EDFA的增益平坦问题;7. EDFA的光浪涌问题;8. EDFA级联使用时的噪声积累问题;光源技术;光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与光滤波器技术;1. WDM/DWDM器的结构原理;干涉滤波器型DWDM器件原理;光栅型DWDM器件原理;平面阵列波导光栅型波分复用器;2. WDM/DWDM器件性能;5、光转发器(OTU)技术;集成式WDM系统;开放式WDM系统;基于XGM原理OTU;光纤传输技术;1. 光纤选型;色散补偿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网对传输容量要求的急剧提 高,原有光纤线路中大量使用的G.652光纤已不 能适应, 如何在保留原有系统的前提下解决 G.652光纤在λ=1550nm波长下的色散受限问 题,应用WDM技术开通更高速率的通信系统已是 升级扩容的当务之急。采用波分复用和色散补偿 技术在现有光纤系统上直接升级高速率传输系统 是目前较为适宜的技术方法。关于WDM的一些技 术问题已在本章中阐述,色散补偿问题将在第11 章中详细介绍。;色散均衡技术 在原有采用G.652光纤的系统中,采用色散 补偿技术只能实现整个链路或者其中部分数字段 的总色散为零,但是由于色散补偿元件是分段式 的使用的,这就可能造成光纤链路的色散值呈现 起伏波动的情况,这也不利于WDM系统。因此需 要引入色散均衡技术,在保证整个链路色散最小 的同时,中间任意数字段的色散起伏都不会很大。 可行的方法有将G.652光纤和G.655光纤混合使 用,或将色散值为“+”、“-”的G.655光纤交替使 用。;WDM系统的监控技术 在应用EDFA来代替现有光纤系统中中继器的WDM系 统中,由于EDFA的光中继器上业务信号不能上/下,无电 接口接入,只有光信号放大,而且在业务信号的开销位置 上(如SDH的帧结构)也没有对EDFA进行监控的字节, 因此必须增加一个电信号对EDFA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现在通常采用的是在一个新波长上传送监控信号。另外对 WDM系统的各相关部件的故障告警、故障定位、运行中的 质量监控、线路中断时备用线路的监控等也需要监控。所 以在WDM系统中考虑设置了光监控信道(OSC,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主要的监控技术 ?? 带外监控技术 对于使用EDFA作为线路放大器的WDM系 统,需要一个额外的光监控信道。ITU-T建议采 用一个特定波长作为光监控信道,传送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