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平面任意力系..doc

发布:2017-01-27约2.2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1.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作用位置如图3-1所示。求:(1)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的大小、方向及合力作用线方程。 2.平面正方形边长为a,A、B、C点上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如图3-2所示,D点上作用力偶的大小与转向如图示。试求:⑴力系向A点简化的结果(2)合力作用线方程。 3-2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3*.如图3-3所示的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l,在其三顶点沿三边作用三个大小都等于F的力F 1、F 2、F 3,试求此力系的简化结果。 4.不经计算,画出图3-4中C、D处约束反力的方向,设各杆自重及各处摩擦不计。 5.无重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3-5所示。已知力、力偶矩为M的力偶和载荷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求支座A和B处的约束反力。 3-3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6.在图示刚架中,已知,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7.如图3-7所示,行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为P = 500kN,其重心在离右轨1.5m处。起重机的起重量为P1 = 250kN,突臂伸出右轨10m。跑车本身重量略去不计,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不致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P2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 3-4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8.由AC和CD构成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3-8所示。已知均布载荷的载荷集度q=10kN/m,力偶矩M=40kN?m,不计梁重与各处摩擦。求支座A、B、D的约束反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9.如图3-9所示的连续梁中,已知力偶矩M、长度a及角?,不计梁重与各处摩擦。求A、B、C三处的约束反力。 3-5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10.构架如图3-10所示。AB、AC、DC、BC四杆连接处均为光滑铰链,AB杆上作用一力F = 300kN,求AC杆、DC杆所受之力。设各杆自重不计。 11.图3-11所示为处于平衡的平面构架,由直杆AB和直杆BC铰接而成,各杆自重与各处摩擦忽略不计,AB = l,BC = 2l,载荷分布如图示。已知载荷集度q、力偶矩M,AB与BC垂直。求A处与C处的约束反力。 3-6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12.已知图3-12结构由直杆CD、BC和曲杆AB组成,且,BC杆铅垂,,试求固定铰支座D及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13*.如图3-13所示结构,由曲梁ACD及杆CE、BE和GE构成。A、B、C、E、G均为光滑铰链。已知F = 20kN,q = 10kN/m,M = 20kN?m,a = 2m,求A、G处反力及杆BE、CE所受之力。设各构件自重不计。 3 45o ? (20,20) x 图 图3-1 (0,30) ? ? ? (20,-30) (-50,0) O M C P D A M=Pa P 2P 图3-2 B A F1 C B F3 F2 图3-3 A B C D E G M 图3-4 ? ? 图3-5 a F M A q B C D a 2a 45? F M q A B 图3-6 3m 4m x 3m 1.5m 10m A B P2 P1 P 图3-7 图3-8 2m M A q B C D 2m 2m 2m 图3-9 a 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