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压缩机操作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成循环压缩机开车方案
1岗位范围
本岗位范围包括;2台循环气压缩机(C0301AB)
2岗位职责
2.1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完成本岗位的生产任务。
2.2严格执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不违章,不违纪,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和产品质量稳定。
2.3负责对各工艺数据如实记录,并定时向生产调度室报告并服从调度室的指挥及安排。
2.4负责本岗位及所属管道阀门控制点、电气、仪表、安全防护设施等的管理。
2.5管理好岗位所配防爆工具、用具、防护器材、应急器材、消防器材,通讯联络设施和照明。
2.6负责本岗位所管理的设备的润滑、维护保养、环境卫生清洁,严防各种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
2.7发现生产异常货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并将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经过及时向班长和生产调度室汇报,并如实记录。
2.8负责在《岗位操作记录报表》上填写各项工艺参数;在《生产作业交接班记录》中填写生产记录。
2.9按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交接班。
2.10服从班组和各部门分配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11负责系统的缺陷检查、登记、消除及联系处理,防止系统泄 漏而污染环境。
2.12负责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工作,检修后的运行和验收工作,保证本系统安全运行
3.具备条件
室外管网完成100%;
4500m3LNG储罐安装工程:外筒涂料完成100%;
设备安装工程:压缩机安装就位,管线配管焊接完成100%;
工艺安装工程:工艺设置区工艺管道安装完成100%,罐区工艺管道安装及预制完成100%,压缩机房工艺管道安装完成100%;
电气安装工程:变电所10KV设备完成试验及调试,主变接地已安装;
仪表安装工程:全厂仪表安装已完成100%;
机构
试车小组成员组长:吴成魁
试车小组副组长:刘丽娟
成员:张东来、徐大琦、邓杰、安立新
原理
主要技术规范:
5.1 压缩机技术参数
a.容积流量(进口状态) 13.94 m3 /min
b.吸入压力(G) 1.9 MPa(G)
c.排气压力(G) 2.6 MPa(G)
d.吸入温度 100 ℃
e.排气温度 132 ℃
f.循环水进水温度 32 ℃
g.循环水排水温度 40 ℃
h.润滑油供油压力 0.3~0.35 MPa(G)
i.循环水进/回水压力 0.4/0.25 MPa(G)
j. 压缩机转速 420 r/min
k. 轴功率 189 KW
l. 行程 240 mm
m. 各级气缸直径 230 mm
n. 噪声 ≤85 dB(A)
o. 主机重量 8389 Kg
p. 最大零件重量(一级气缸部件) 1742 Kg
q. 传动方式 刚性直联
r. 机组外形尺寸(长×宽×高) 6700x6000x2650
s. 介质: 甲烷、氢气等
5.2 电动机技术参数
a.型号 YB630S2-14
b.额定功率 250 KW
c.额定电压 10 KV
d.额定转速 428 r/min
e.重量 6775 Kg
f.防爆等级 dIICT4
5.3 运动机构润滑系统
本机的运动机构(曲轴、连杆、十字头)采用强制润滑。机身油池作为油箱,机身上设有油标,用于显示油位的高度。用油管把油池与稀油站进油孔联接起来,整个润滑油系统由轴头泵和稀油站及管路组成。开车前先启动辅助油泵润滑各摩擦部位,当油压大于0.2MPa,压缩机主电机可以启动。压缩机工作中,如果油压高于0.4MPa时报警停辅助油泵,油压低于0.2MPa时报警启动辅助油泵,油压小于0.15MPa时主电机立即停机,以保证摩擦部位不至于因无润滑油而损坏,油压可通过稀油站上的自立式调节阀进行调整,油泵的供油压力应为0.3—0.35MPa(G)。机身内的油位可从油标上观察,本机机身油池最大注油量约为95升。本机油池采用恒温电加热器,当油温≥0℃时允许启动辅助油泵,当供油温度≥10℃时允许开启压缩机,当供油温度≥55℃时报警。本机油池运动部件润滑油选用GB12691-90标准中规定的L-DAB100空气压缩机油:
L-DAB100
粘度 (40℃) 90~110 mm2 /S
闪点 (开口) ≥205℃
倾点 ≤-9 ℃
机身油池内的润滑油至少每三个月做一次定期检查,若有变质应及时更换。在压缩机刚安装好或刚更换部件以及长期停车以后,在运行前必须进行油管路冲洗,以除去管路中的杂质。
5.4压缩机辅机
压缩机的进、排气口处设有缓冲器,用以减小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气流脉动,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管路振动和提高气阀的使用寿命。所有压力容器是按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进行制造和验收,并接受《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监察。
5.5压缩机的管路系统
5.5.1 冷却水管路
冷却水管路是一个压力循环封闭系统,冷却水总进水管上设有总进水阀门及温度、压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