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产品的检验验标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镀产品的检验验标准
电镀端子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 下一工序使用。通常驻的检验项目为:膜厚(thickness),附着力
(adhesion),可焊性(solderability),外观(appearance),包装
(package).盐雾实验(salt spray test),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有 孔隙率测试(30U”)金使用硝酸蒸气法,镀钯镍产品(使用凝胶电解法)或其 它环境测试。
一 膜厚:
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
其原理是使用 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鉴别镀层厚度及成 分。
2.
3.
使用 X-RAY 注意事项:
每次开机需做波谱校准
每月要做十字线校准
每星期应至少做一次金镍标定
测量时应根据产品所使用的钢材选用测试档案 对于新产品没有建测试档案,应建立测试档案 测试档案的意义:
例:Au-Ni-Cu(100-221 sn 4%@0.2 cfp
Au-Ni-Cu----------测试在铜基材上镀镍打底再镀金的厚度。
(100-221 sn 4%-------AMP 铜材编号 含锡 4%的铜材)
二.附着力:
附着力检测为电镀基本检测项目,附着力不良为电镀最常见不良现象之一,检 测方法有两种:
1.
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
口钳将样品弯曲至 180 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
2.
胶带法:用 3M 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 90 度,迅
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 10 倍显微镜观察。
3.
4.
结果判定: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
对于附着力发生不良时应学会区分剥落的层的位置,可用显微镜及
X-RAY 测试已剥落的镀层厚度来判断,借些找出出问题的工站。
百格测试是电镀行业\丝印及漆面进行附着力性能的一种实验
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 10×10 个(100 个)1mm×1mm 小网格, 每一条 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 3M600 号胶纸或 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 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
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 2 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 要求附着力≥4B 时为合格。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 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 落总面积小于 5%;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 总面积在 5%~15%之间;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 且脱落总面积在 15%~35%之间;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 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 35%~65%之间;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 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 65%。
三.可焊性
1.
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
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2.
1)
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
浸入 235 度的锡炉中,5 秒钟后应缓缓以约 25MM/S 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 常温时用 10 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 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 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
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
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 8 或者 16 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 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
四.外观:
1.
外观检测为电镀检测的基本功能,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电镀工艺条件
的适合性及电镀药水可能产生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客户对外观会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电镀端子应一律用至少 10 倍以上的显微镜观察。对于已发生的不良,放大 倍数越大越有助于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
2.
.
.
.
1.
检验步骤:
取样品放在 10 倍显微镜下,用标准白色光源垂直照射:
通过目镜观察产品表面状况。
判定方法:
色泽均匀,不可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镀金不
可有严重色差。
.
.
.
.
.
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
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
平滑性良好,不可有凹洞,颗粒物
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 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关于锡铅外观,在不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