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等级分计算方法-中华民国象棋教育推广协会..doc

发布:2017-04-17约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華民國象棋教育推廣協會 等級分計算方法說明 等級分代表棋士現在的實力水準,是衡量一個棋士技術水準高低的標誌。 一、等級分計算 根據棋士在可計算等級分的比賽中所取得的棋士等級分變動值累加(減),即可得出棋士等級分升降情況。 每次比賽之後,棋士等級分的變動值,按下列公式計算:R=K(W-We)。 公式中R為等級分變動值,正值為升,負值為降。 K為換算系數,等級分2000分以下取 25,一經達到2000分取15,以後就算跌到2000分以下仍以15計算。等級分一經到達2400分取10,以後就算跌到2400分以下仍以10計算。 W為實得局分,即在比賽中實際所得局分(勝一局為1分,和為0.5分,負為0分)。 We為預期得分,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1、等級分瑞士制,We=NDP 公式中 N為對手人數,DP是根據本人等級分與對手的平均等級分之差值,在由等級分差(DP)查預期得分率(P)對照表中查得(見三)。 2、循環制比賽,為了節省計算時間,採用We=N×Pa-0.5。 公式中N為參加比賽人數,Pa是根據全部棋手(包括本人在內)的平均等級分與本人等級分之差值,在由等級分差(DP)查預期得分率(P)對照表中查得(見三)。 棋士的等級分升降值,與棋士原等級分相加(減),即可得出棋士的新等級分。 舉例:吳貴臨棋士等級分2750 分,在第二屆養德盃中七勝一敗一和,積分為7.5分,其九位對手平均等級分為2507分,即 2750-2507=243,在由等級分差(DP)查預期得分率(P)對照表中查得預期得分率為80%,9 位對手×0.8預期得分率=預期得分7.2分。實際得分7.5-預期得分7.2=0.3;0.3×K值10=3,即本次比賽等級分+3 分,新的等級分為2750+3=2753。 二、有關規定 1、初始分之認定:以段位為基準,初段 1500、二段 1700、三段 1900、四段 2050、五段 2200、六段 2350、七段2450、八段 2550、九段 2650、亞洲大師另加30、國際大師另加 50、亞洲特級大師另加100、特級國際大師另加150;此為第一次開始計算等級分之依據,此後如升段或獲得國際頭銜,不另外追加,一切依循等級分計算方法處理。 2、在等級分瑞士制中,有等級分的棋士只根據他和有等級分的對手對弈成績計算等級分。(一般來說,只有不限資格的比賽才會遇到,如國手選拔預賽)輪空而得到的局分,不能計入實得局分內。 3、在比賽中,冠軍不降等級分。 三、以下對照表由等級分差(DP)查預期得分率(P), H為高分棋士, L為低分棋士。 DP P 等級 H L 分差DP P 等級 H L 分差DP P 等級 H L 分差DP P 等級 H L 分差0-3 .50 .50 4-10 .51 .49 11-17 .52 .48 18-25 .53 .47 26-32 .54 .46 33-39 .55 .45 40-46 .56 .44 47-53 .57 .43 54-61 .58 .42 62-68 .59 .41 69-76 .60 .40 77-83 .61 .39 84-91 .62 .38 92-98 .63 .37 99-106 .64 .36 107-113 .65 .35 114-121 .66 .34 122-129 .67 .33 130-137 .68 .32 138-145 .69 .31 146-153 .70 .30 154-162 .71 .29 163-170 .72 .28 171-179 .73 .27 180-188 .74 .26 189-197 .75 .25 198-206 .76 .24 207-215 .77 .23 216-225 .78 .22 226-235 .79 .21 236-245 .80 .20 246-256 .81 .19 257-267 .82 .18 268-278 .83 .17 279-290 .84 .16 291-302 .85 .15 303-315 .86 .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