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具开模审核制度.doc

发布:2018-02-03约1.2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具开模审核制度 根据近期挤压三、四车间运行情况,反映出了不少问题。其中试模、修模对挤压材交货期影响较大。由于试模次数较多增加了挤压生产成本,成为制约生产的一个瓶颈。为克服此类问题,节约生产成本,特制定以下规定: 建立与型材客户沟通协商机制 由于挤压材断面形状越来越复杂,有些客户单单考虑型材的外观美感而忽略了使用功能,且很少考虑到模具的制造成本、是否可以挤压、是否可以成型等因素,致使模具寿命过低甚至无寿命,挤压单耗过高。造成铝材吨挤压成本所含模具费用偏高。 这就要求我们公司销售、技术人员应与型材客户进行充分协商,在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型材断面进行局部修改并由客户进行确认。如螺丝孔开口太小、悬臂过长舌比太大、尺寸公差太严等问题。从而降低开模风险,使之易于成型,挤出合格的产品。(如近期开的YK212、213散热器型材由于螺丝孔开口太小,造成两套模具报废。) 与模具协作厂建立设计联络机制 挤压材断面按流程评审完后,营销部将图纸及挤压工艺参数发给模具协作厂。由模具厂设计部门对型材图进行初始模具设计,设计初稿完成后发给我公司,由我公司挤压、模具技术人员对该设计进行会签,必要时为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其参考,若同意其设计方案后方可开模。以提高模具上机率,减少试模次数,降低挤压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这样做可能有些困难。有些厂家由于技术、经验保密原因可能不配合。 模具进厂后入库验收 新开模具或补充模具进厂后,由各挤压车间模具检修人员对个机台模具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以备查询。 根据模具分格图及挤压工艺参数对模具进行外形尺寸检验。以便模具能够顺利装入模套,并配好必要的剪切垫、空位垫。模具出口及剪切垫、空位垫的出口应由小到大,使型材能顺利挤出。 打开模具,检查模具的加工质量。擦净模具内腔油污,检查模具工作带的光洁度、平行度、垂直度及模具表面硬度,提高型材表面质量。 对照型材图纸检查模具型腔形状,尺寸可能无法测量,但几何形状应与图纸相符,可以目视。如YK196就出现与图纸不符现象,如出现类似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通知模具厂家进行修正或作退模返厂修正。 检查型材出料方向。遵照大面朝下、重心稳定、便于牵引的原则,检查模具定位销的方向。不合适的应及时更改并反馈给模具厂家设计部门。 试模及反馈 机台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单级挤压工艺参数对模具进行试挤。型材挤出后应保留好料头、料中,并注明日期及挤压方向交模具检修室保存待修模之用。 车间机台质检人员应及时对矫直后的型材制品进行检测,将检测报告单中其中的一联或复印件提供给模具检修人员,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为修模提供可靠依据,方便修模。 填写试(修)模报告单或模具跟踪卡片及时对模具厂家反馈信息,避免后续模具出现同类问题,提高模具设计、加工水平。 模具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行业,经验。要设计出一副令用户满意的模具往往需要经过设计、制造、试模和修模等多次反复,从而使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模具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