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管理学
第一章
一信息的定义:
(1)申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不足:一、如果信息是已知的。二、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消除不确定,例如自己不懂。
(2)维纳 :信息是人和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不足:动物与动物之间,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间等等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3)国内著作中关于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
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不足:核心都认为信息是数据。数据是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集合体 。数据属于信息。有一些信息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信息:信息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起来的信号序列所揭示的内容。
(注意:序号不同,表示的信息也不同)
二、信息的特征(可能用于案例分析)
▲客观性、普遍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寄载性(依附于一定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可塑性(可以被加工和对进行载体转换)
▲可伪型(信息内容会发生畸变)
▲共享性(同时为多个主体所拥有)
▲相对性(不同使用者具有不同使用价值)
三、信息的功能
(1)信息的中介功能
(2)信息的诱导功能
(3)信息的资源功能
(4)信息的享受功能
四、信息的管理内涵:
1.信息的资源意义在于对信息实施管理
信息就是资源的口号给人一种误导
信息的资源意义在于信息的使用者
2.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要求实施信息管理
3.信息管理是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1)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管理
(2)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的管理
▲信息活动需要事先策划
▲信息活动是组织的主要活动,需要管理
五、信息的认识误区
1.信息管理就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管理
(1) 计算机系统对例外问题无能为力
2) 系统不能自主识别输入信息和利用输出信息
(3) 组织内存在不能用计算机管理的信息管理任务
▲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
▲研究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
▲利用非正式组织进行工作
2.组织内文献信息管理可以照图书馆模式进行
▲收藏与使用的矛盾
图书馆:只注重收藏
利用是读者的事
组织:不仅注重收藏
利用是本组织的事
)
▲收藏与清理的矛盾
图书馆:收藏越多越古越全越好
即使现在没用也可供历史研究
组织:只能收藏对组织有用的信息
对组织无用的信息必须清除
服务与责任的矛盾
图书馆:如果不能满足读者需要
自身没有责任,也无损失
组织:如果不能满足组织需要
是工作失职,负有责任
组织因此可能遭受损失
3.信息管理就对信息部门的管理
对信息部门的管理只是信息管理的一部分
六、信息管理如何体现在常规管理中。(可能案例分析)
P26 案例p31 第八题
第二章:
信息管理的五大原则:
一、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的含义
以系统的观念和方法,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地认识管理客体,以求满意结果的管理思想。
▲系统原则的理由
首先,因为信息管理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其次,因为信息系统是信息流的通道
第三,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
▲系统原则的内容
整体性理念、历时性理念、满意化理念
整体性理念
整体性理念指的是管理者在管理中把管理客体作为一个合乎规律的由若干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来认识。
系统的整体效应: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系统整体效应的发挥是有前提条件的
(1)系统整体效应发挥的条件之一:以整合合理为前提
(2)系统整体效应发挥的条件之二:以管理得力为前提
2.系统是开放的,需要正确处理与上位系统的关系(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开放的,它必然从属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于是在管理中就一个本系统与它的上位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
3.系统是整体,处理问题时不能将部分割裂开来认识*由于在考察管理对象时只能一个个分别加以考察,所以往往不自觉地把管理对象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在分别考察完之后只是机械地叠加起来。
这也是违背系统的整体性,会造成决策失误。)
历时性理念
这指的是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注重管理客体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明白管理客体是一个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着的系统,应该根据管理客体在形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来认识客体。
满意化理念
这指的是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对管理客体进行优化处理,从整体的观念出发,调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拟定若干可供选择的调整方案,然后根据本系统的需要(目的)和可能(条件),选择满意度最高的方案。
二、整序原则
整序原则的含义
对所获得的组织信息按照某种特征进行排序的管理思想。
▲整序原则的理由
首先,整序可以方便检索
其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