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锈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格式--可编辑--
---
表面除锈刷漆
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项目内容
二、施工机具
角磨机 5 台、空压机 1 台、电焊机 2 台、铁铲若干、切割机 1 台、钢丝轮、钢丝刷、毛刷等
三、脚手架搭设
因为架子的搭设质量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有直接关系,如果架子搭设不好, 不仅架子工本身不安全, 而且对其他施工员也极易造成伤害;架子搭设不及时, 就会延误工期, 架子搭设不合适, 就会使施工操作不便,影响工效和质量,所以,一定要重视架子的搭设质量。
为了保证安全、方便施工,脚手架搭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要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不发生变形、倾斜或摇晃现象,确保施工
人员的人身安全。
2、要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以及车辆运输的需要。
3、应尽量靠近施工对象设置,要有安全防护措施,按规定搭设护身栏、挡
脚板、安全网等,以保证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
4、要与垂直运输设施(电梯、井字架、升降架)和楼层或作业面高度相互
适应,以确保材料垂直运输转入水平运输的需要。
5、要考虑多层作业、交叉流水作业和多工种作业的要求,减少多次搭拆。
6、脚手架要力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合理搭配,尽量节约架子用料。
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及垂直运输架使用完毕后, 应由专业架子工拆除, 拆除应遵守以下事
项:
1、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对脚手架作全面检查,确认可以拆
除后方可实施拆除。
2、拆除的杆件、部件等应用吊具送下或人工搬下,禁止从高空往下抛掷。
3、严禁上下同时进行作业,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进行拆除。
4、拆除到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清理,维护保养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和保
管。
四、管道、阀门、罐体及钢梯人工除锈标准
非常彻底手工和电动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 并且没有
附着不牢的氧化皮、 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钢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
光泽。
五、刷漆施工方案
人工除锈→检查合格后→涂红丹防锈底漆第一遍→检查合格后涂红丹防锈底漆第二遍→ 检查合格后涂面漆第一遍→检查合格后涂面涂第二遍→检查及最终验收。
施工条件
施工温度京戏在 10℃以上( 15℃以上更佳)施工和固化才可以正常进行。
工件表面温度也必须高于这一限度。油漆本身的温度应高于 15℃,以保证正常的施工性能。在狭窄的空间内施工和干燥期间应大量通风。
手工除锈
先将管道表面的残留油物清理完毕, 再用锤敲击或钢丝刷、 废砂轮片除去严重的厚锈和焊渣,再用刮刀、砂布、粗破布除去氧化皮、铁腐锈及其它垢污,如
有油污的地方采用清洗剂清洗干净。 人工除锈等级应符合 ST2.5 级标准。被涂物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
涂装工艺
涂装配套体系的设计和涂料品种的选择是保证涂层性能的基础, 而涂装工艺是影响涂层性能、质量的重要因素,好的涂装工艺是获得成功防腐效果的关键。
1、涂料准备
(1)调配涂料前,应先核对一下涂料的种类、名称是否符合使用规定。
(2)涂料开盖后,充分搅拌均匀。
(3)配制涂料的容器必须干净。
(4)涂料可根据涂装方法、工作温度和湿度,用适量稀释剂调整至适用粘
度,稀释剂的品种和用量按规定加入,不允许随意变动。
(5)底漆同面漆涂装间隔为 4-6 小时。
2、涂装操作
手要涂料:应自上而下,从左至右,先里后外,先斜后直,先难后易,纵横
交错地进行。
机械喷涂:将调和好的涂料通过加压后的高压泵压缩,从专用枪喷出。
涂层的第一道漆膜表干后, 方可进行下道涂层施工, 涂刷时层间要纵横交错,
均匀涂刷,每层应往复进行。
所有涂层不得漏涂,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挂,
剥落、粉漆、破损等缺陷, 结合力达二级以上每道厚度及总干膜厚度应完全满足该涂料的技术指标。
每道涂层间隔不宜超过 24 小时,最好在第一道漆干透时作第二道漆,固化已久涂层用砂布打磨后再刷下一道漆。
每道工序施工隐蔽前要经甲方质检人员检查验收后, 做到表面洁净、无油漆、灰尘、每道漆膜要采用漆膜测厚仪检测干膜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应严格控制各涂层的厚度,厚度要达到设计要求。
外部构件上死角、难刷部位,应用小刷子先涂,先刷以免出现漏涂,漏刷现象。小型构件的除锈要彻底,防腐时可用用喷漆,来保证漆膜的完整性。
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涂层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汽泡、剥落缺陷、漏涂、流挂、返锈、露底、起皱等缺陷。
涂层厚度检查:采用磁性(或超声波)测厚仪检测,要求涂层厚度均匀,涂层厚度和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A:采用磁性测厚仪测厚,相临之三点读数的平均值得出一点读数。
B:检查点为设备上、中、下部位均匀取 5 个点,并作好记录。
C:涂层干膜厚度不得低于规定值, 也不得高于规定值, 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