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国论同步练习题与答案.doc

发布:2017-06-15约7.7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     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zì) 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 HYPERLINK /lizhi/xiaogushi/ \t _blank 故事 A①②⑦联网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答案:C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B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答案:B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答案:A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 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答案:D 10.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参考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 1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参考答案:第一问: HYPERLINK /lizhi/wenzhang/ \t _blank 文章开宗明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