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种旋风除尘器流设计一种旋风除尘器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计一种旋风除尘器流场的优化计算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旋风除尘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之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旋风除尘器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旋风除尘器概述
(1)旋风除尘器原理介绍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适用于工矿业。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用来分离粒径大于10μm的尘粒。如图1所示为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图,旋风式除尘器由筒体1、锥体2,进气管3、排气管4和排灰口5等组成。
图1 旋风式除尘器结构简图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由于物体旋转而产生脱离旋转中心的力,离心力是一种惯性的表现,实际是不存在的。为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物体需要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即向心力。若以此物体为原点建立坐标,看起来就好像有一股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使物体向远离圆周运动圆心的方向运动。当物体受力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时,看起来就好像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了,物体会做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 “离心现象”。旋风除尘器就是利用离心力将颗粒分离出去。
(2)旋风除尘器内气流与尘粒的运动
气流从宏观上看可归结为三个运动:外涡旋、内涡旋、上涡旋。含尘气流由进口沿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后,沿器壁由上而下作旋转运动,这股旋转向下的气流称为外涡旋(外涡流),外涡旋到达锥体底部转而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这股向上旋转的气流称为内涡旋(内涡流)。外涡旋和内涡旋的旋转方向相同,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惯性离心力推动下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气流从除尘器顶部向下高速旋转时,顶部压力下降,一部分气流会带着细尘粒沿外壁面旋转向上,到达顶部后,在沿排出管旋转向下,从排出管排出。这股旋转向上的气流称为上涡旋。
旋风除尘器汽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2.1 数值模型的选取
目前对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模拟,使用较多的模型有:Standard k-ε模型[1]、RNG k-ε模型[2]和RSM模型[3]。标准k-ε模型是由Launder和Spalding在1972年提出的,是由紊流动能方程和紊流扩散率公式所得出的一个半推导、半经验模型方程,所以标准k-ε半经验模型对于模拟完全紊流状态流体的情况比较适用,而对于强旋流或者是弯曲壁面运动的流体的模拟不太适用。RNG k-ε模型(重整化群k-ε模型)是由Yakhot及Orzag提出的,该模型是在Standard k-ε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进型模型,是由理论推导出来而不是依靠经验来确定的,适用性比Standard k-ε模型更强,能更好地处理高应变率及流线弯曲程度较大的流动。RSM模型的建立与涡粘性假设相悖,RSM模型的建立是通过考虑湍流流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建立RSM的微分输运方程,并且模型还将壁面对雷诺应力分布的影响当做了重要因素来考虑,与前两种模型相比,RSM模型所包含的物理因素更多一些,相对来说模型相对要复杂,但是计算的精度也提高了很多。
鉴于考虑硬件计算设施的要求和计算的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对旋风除尘器的数值模拟本文采用的是RSM模型。以下是对RSM模型的简单介绍。
RSM模型(RSM)
RSM模型用作模拟的是一种不可压缩的湍流流动,RSM模型方程,可以表示为:
(1)
上式简化为:
(2)
(2)式中,,,,不需要模型,,,,需要建立模型使方程组封闭。
湍流扩散的模型:,其中,
湍流浮力的影响:,
发散率的模型:
其中:,, (3)
2.2有限元模型与网格划分
本文使用GAMBIT建立实体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划分网格图3所示。网格划分是影响计算精确度与计算耗时的重要因素,网格划分过小,迭代计算发散,导致计算结果收敛困难,计算的复杂程度呈几何级数上升。反之,网格划分过大,计算的精度达不到要求。鉴于现有条件的限制,将网格划分为六面体网格单元,网格的Skewness的值控制在0.1~0.4范围之内,这样便符合了计算精度的要求。
图2 GAMBIT中旋风除尘器的实体模型
图3 GAMBIT中旋风除尘器的网格划分图
2.3边界条件的输入
旋风分离器内的气体流动为多相流动,为了便于求解,进行一些简化 [4]:
(1)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动为稳态流动;
(2)由于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流速较慢,故将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考虑;
(3)入口处的气体看作相同流速,这只是一种理想计算;
(4)假设无气体从旋风分离器的排尘口流出。
具体参数定义如下:
(1)入口处流体。除尘器入口处空气温度为373.15K,密度1.225kg/m3,粘度为18.1×10-6。并定义入口处气体流速为15m/s,且在入口截面分布均匀。通过计算得出水利直径D及湍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