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团第二中学中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6团第二中学中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方案
为了提高我校中青年教师素质,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化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根据第五师教育局《2014年教育工作要点》,决定开展中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学校成立由杨启英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教研室、教务处联合组织实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认真探索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操作方法。通过书写教学设计、上课、说课、评课及教师基本功等比赛活动,激励全校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学科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我校青年教师精英团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杨启英 付云平
副组长:李卫玲
成员:刘旗、许玉华、董志华、李海涛、朱秀芳、苏红云
四、基本原则
(一)、以校为本,中青年教师全员参与。
中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进一步推进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参加,人人练兵,通过岗位练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
(二)、层次性。新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过程,强化实效。
中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必须在过程上下功夫,注重过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立足教师岗位确定练兵的内容,真正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使练兵的成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
五、培训对象
全校45周岁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小学教师。
六、培训内容
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在中小学教师中组织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岗位练兵。岗位练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师德师风。师德教育是中青年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师德是教育之魂,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塑造优秀的师德风范。做好寒、暑期师德专题培训和平时师德师风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师德水平。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等,学习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等,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 活动。
(二)、教师基本功。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钢笔字、粉笔字书写等技能。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技能,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训练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教研室制定训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岗位练兵工作。
(一)钢笔字:写字姿势端正,能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学科符号、字符等。字迹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整齐。
(二)毛笔字:正确执笔,写字姿态端正,能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字迹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整齐。
(三)粉笔字(包含板书):正确握拿粉笔,能用正楷(中学可用行楷)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学科符号、字符等。板书时能及时、自然、连贯,做到板面整洁,布局科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无错别字,有一定的速度。
(三)、课堂教学。
1、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的把握、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教学设计应力求体现“三性一特色”,即: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突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
2、课堂教学。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和教学基本规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等。
3、说课。包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述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实施过程。
4、评课。包括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不同类型的课作出评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四)、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撰写论文、案例、经验总结等。
(五)、班级管理。作为中青年教师,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且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让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班级组织管理能力。
七、培训形式
中青年教师岗位练兵采取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各教研组应结合教师日常工作,采用集体统一训练、同伴互教互练、个人自学自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对于教师基本功、课件制作、教育教学研究等练兵内容,各教研组要以教研组活动为主渠道,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辐射引领作用,突出岗位自练。教研室举办中青年教师钢笔字、粉笔字书写展示比赛、课件比赛等活动,实现岗位练兵目标。
对于教学设计、课堂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