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政治中考备考复习计划.doc

发布:2017-06-03约1.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政治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电白六中 邹华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来临,今年我校九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较低,优生少,下层生较多,且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对于中考政治学科,总有些同学带着“轻视”,因为在中考科目中,政治只占“60”分。殊不知,偏偏这看似不足的分量却让总分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开了。在中考为了提高我校政治科中考成绩,制定了如下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中考备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我校2014年中考工作,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基础知识复习为主,把握重点、难点,面向全体学生,培优扶差,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努力提高我校学生中考政治成绩,确保实现我校提出“力争中考升学人数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力争使我校2014年中考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措施(分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5—10周):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即按单元知识进行整理),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梳理知识体系。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课文概念和观点,能运用课文知识去在考场上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象讲新课一样,将旧内容重复教学,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分层次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这一轮复习中要使学生掌握考纲知识,教给学生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1)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2)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3)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4)利用好手中的《》及其它复习资料。 老师要做到: (1)指导学生按考纲要求,归纳考核时间范围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本省大事、百姓关心的“小事”,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到热点与教材考点的结合点,形成专题。 (2)在找到了今年中考对应的相关热点材料后,要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分析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 (3)最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时政热点考核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大处着眼,小处命题”,突出了时代性,所以,老师在选择专题复习参考资料时,应选择一些时效性、前瞻性强,能把时政热点化为一个个小的具体问题的专题复习题,做到少而精,借助这些专题训练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在这轮复习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暂时拟如下专题: (1)实施科教兴国站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树立宪法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分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第一轮:估计复习到第十周   2、第二轮:估计要三周   3、第三轮:估计要2周   4、估计要2周回归教材、学生自复习、并进行考试方法的指导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