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质量[高中化学].doc

发布:2017-06-04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江市同文中学化学教研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  PAGE 6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物质的量学科化学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时数1设计者祝新所属学校九江市同文中学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是高中化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有困难的难点.过去曾安排在第一章学习,现在调整到第三章,也是考虑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更好衔接与过渡。 在中学化学中引入摩尔这个单位非常重要。摩尔是1971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即建立起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物质的量这一概念,贯穿于全部高中化学教材之中。依据标准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课程标准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3 教育技术标准: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ETC·S 4A /download/djg/2006zw6.doc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讨微粒的计量方法,学会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2、在小组讨论中提高与人交际的技能——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采纳或反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 1、学生是高中一年级平行班学生; 2、学生对化学现象,尤其是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 初始能力: 1、学生对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有较好的了解; 2、学生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参差不齐。 信息素养: 学生普遍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 编 号学习 内容学习 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3.1-1物质的量掌握掌握物质的量定义,知道它的符号3.1-2摩尔理解理解摩尔的定义,知道它的符号和简称3.1-3阿伏加德罗常数认识认识阿伏加德罗常数,知道它的符号和近似值3.1-4阿伏加德罗常数 计算掌握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3.1-5摩尔质量理解理解摩尔质量的定义,知道它的符号3.1-6摩尔质量 计算掌握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 2、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区分并联系易混淆的概念教学难点阿伏加德罗常数通过实际计算,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教学环境设计1、问题情境(合作学习情境) 2、虚拟实验情境(自主探究情境) 3、资源情境(自主探究情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 编 号学习 目标媒体 类型媒体内容 要点教学 作用使用 方式所得 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 来源3.1-1物质的量图片图示提出问题BB用微观粒子集体来描述微观粒子5分钟课件3.1-2摩尔文本CA3.1-3阿伏加德罗常数图片介绍背景FG获得感性认识5分钟课件3.1-4阿伏加德罗常数 计算文本JC3.1-5摩尔质量文本FE3.1-6摩尔质量 计算文本JC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 要解决的问题: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计算 摩尔质量及其计算第一节 物质的量 摩尔是作为计量 等微观粒子的“ ”的单位。摩尔简称 ,符号为 。 物质的量就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