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标准化拌合站建设与工作手册.doc

发布:2019-01-06约4.38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标准化拌合站建设及工作手册 二○一〇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组织机构体系及工作要求 3~5 第二章 拌和站初期建设 6~21 第三章 岗位职责 22~26 第四章 制度管理 27~34 第五章 质量保障措施35~47 第六章 安全保障措施48~57 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58~60 第八章 应急预案 61~65 第九章 拌和站验收66~76 第十章 拌和站标准化管理附表77~85 总 则 当前铁路建设工程量大、混凝土浇注数量多,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在客运专线工程的广泛应用,要求建立混凝土拌和站,采用集中拌合的方式生产混凝土。为加强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客运专线拌和站建设、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设一流客运专线的目标,制定本手册。以期指导各施工单位科学管理拌合站,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第一章 组织机构体系及基本要求 1.1 组织机构体系 1.1.1 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对拌和站及其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指挥部对所属辖区段内的拌和站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负有直接责任。 1.1.2 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含指挥部)管理职责: 1 监督检查拌和站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实情况,推进全线拌和站的标准化建设。 2 组织监理单位和指挥部对拌和站进行验收。 3 负责对拌和站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4 组织对拌和站的检查评比。 1.1.3 监理单位对拌和站的管理职责: 1 参与对拌和站的审查验收。 2 不定期审查拌和站的人员变化、设备的配备与标定,计量系统的称量偏差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拌和站提出整改要求。 3定期对拌和站的原材料进行抽查,核查施工单位所施工的工程实体质量。 1.1.4 施工单位职责: 1 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制定的拌和站管理程序、管理制度、拌和站文明施工以及人员、设备的配备要求,推进管段内拌和站建设的标准化。 2 组织材料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试验站试验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3 协助、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拌和站的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参加建设单位安全质量部组织的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 1.2 基本要求 1.2.1 拌和站场地要求: 1 拌和站的场地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线下拌和站的占地可在20亩左右;梁场拌和站占地可在40亩左右) 2 拌和站场地选址应具备防洪、排涝条件,用水、用电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拌和站所处地点应交通便捷,最大限度的辐射施工地点,远离居民区的原则。 3 拌和站场地必须硬化,整洁、无扬尘、排水顺畅,场区应具备消防、安全用电等各种安全警示,场区道路标识牌标识清楚。 4 砂、石料仓应按不同规格、品种分别堆放,严禁混堆或交叉堆放;储料区采用篷布遮盖,合格区采用彩钢棚遮盖。 5 拌和站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和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合理划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 1.2.2 1 根据混凝土方量,生产集中程度,配备与之相配套的搅拌机组。混凝土方量10万方以上的拌和站必须设双线HZS120型以上搅拌机组,配5辆以上混凝土运输车(可根据生产高峰期临时增加)。 2 拌和站计量系统称量偏差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计量系统中砂石骨料的误差范围为±2%,水泥、掺和料、水、外加剂的误差范围为±1%,且电脑数据库中的生产数据不能随意改动。 3 为保证冬、夏期施工的正常进行,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拌和站应购入与生产相配套的锅炉和制冷制备。 4 为防止停电造成混凝土生产中断,酿成质量事故,每个拌和站必须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发电机。 5 拌和站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备,防止运料车辆将泥土带入料仓。料场设置骨料清洗设备,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6 拌和站所属试验站必须建有混凝土标养间和试验操作间,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试验人员,能完成骨料筛分、含泥量试验;水泥、粉煤灰的细度试验;外加剂净浆流动试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 1.2.3 1 拌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要求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有处理突发事故的经验,要求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 2 试验站负责人要求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3年以上试验工作经验;质检工程师至少3人,要求技师或助工以上职称,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3 设备负责人要求有机械工程师职称,必须持证上岗,且精通各种机械、电器元件的原理,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4 材料负责人要求熟悉客运专线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规范,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5 搅拌机操作手要求高中以上文化,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必须掌握准确的误差调整方法,熟悉基本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常识。 第二章 拌和站初期建设 2.1 拌和站场地选址 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