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高粱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中国是全球高粱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高粱是我国南北各地的地方品种资源丰富,但品种遗传多样性状况鲜有系统性评价。因此,本研究将对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对中国高粱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1.选取代表性高粱种质资源。基于多年来我国高粱资源调查的结果,选择具代表性的高粱种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DNA分子标记、形态学等手段对其进行系统性鉴定、分类和评价。
2.建立遗传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层次和方面,如形态学、分子遗传学等,建立科学、完备的高粱遗传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状况,为后续高粱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3.评价中国高粱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建立的遗传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高粱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详细描述高粱群体遗传结构、种间遗传变异和表型遗传变异特征。同时,揭示中国高粱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源流及遗传退化趋势,为高粱品种保护和利用提供保障。
三、研究方法
1.采集高粱种质资源,培育活跃种子。根据采集地理位置和高粱种类,采取合适的采集方法和收集装置,收集高粱种子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活化储存。
2.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对高粱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采用ISSR、SSR等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高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差异,并探究高粱的进化及遗传退化机制。
3.采用形态标记对高粱品种进行分类。对高粱主茎、叶片、和勃发生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对高粱品种资源进行分类。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将获得以下成果:1.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指标体系;2.中国高粱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报告;3.中国高粱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化机制分析。这三个方面的成果将为保护中国高粱资源、深入了解中国高粱地方品种的遗传学特性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