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 2单管交流电压放大电路.docx

发布:2021-07-17约2.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2单管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3period;2单管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3.2 单管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 学习调整并测试单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2. 学习测试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3. 研究集电极电阻RC和负载电阻RL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4. 学习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5. 进一步熟悉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设计与仿真 1.在EWB中创建如图3.2-1所示电路,仿真测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各静态值:UCE、UBE、URC、IB、IC、RB ,其中RB值可直接算出,也可用万用表测量。所得结果填入表3.2-1中。图中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β=100。 图3.2-1 测量静态工作点的仿真电路 2. 在EWB中创建如图3.2-2所示电路,仿真分析RC和RL对放大倍数的影响。RC分别取 3kΩ和1.2kΩ;RL分别取3kΩ和∞(开路)。由信号发生器提供1000HZ,15mV以内的正弦交流信号US,得到相应的Ui、U0值,填入表3.2-2中。 R、R不同取值时输入与输出电压 图3.2-2 测量动态参数的仿真电路 3. 改变RB值,用示波器观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RB增加u0将出现何种失真?RB减小u0将出现何种失真? 本实验采用图3.2-3最简单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和图3.2-4 所示的分压式偏置电路(选做)。图3.2-3所示电路当RB合适时能够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可以使得电路处于正常放大状态,调节RB(即调节电位器W1)可以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值。RB增大则IB减少,静态工作点沿直流负载线下移,直至进入截止区;反之进入饱和区,RB一经选定,静态工作点也随之确定。有关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如下: IC=βIB= UCE=UC-ICRC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式中UOO为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L为带负载时的电压。 放大倍数 RiRi+Rs Au(考虑信号源内阻RS的放大倍数)。 图3.2-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3.2-4 分压式偏置电路原理图 四、实验仪器设备 1. 2. 3. 4. DMS综合实验箱 6502型双踪示波器 XD22PS型低频信号发生器 数字万用表 5. 直流微安表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 按图3.2-3接好线路,输入端短路,并且注意留出测量电流IB、IC的位置(参见图3.2-1仿真图)。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测量UCE值,同时调整电位器W1使UCE ≈ 5 ~ 6V,按经验此时静态工作点合适,这时保持W1不变,视为静态工作点确定完毕。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UCE、UBE、URC;用微安表(毫安表)测量IB、IC;用万用表2MΩ电阻档测量RB(测量时断开电源UCC),将测量值填入表3.2-3中。 2. 研究集电极电阻RC和负载电阻RL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保持表3.2-3中的值不变,令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15mv(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测量),f =1000HZ 的正弦波信号,作为Us加入电路中,并测量出相应的Ui值。 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若输出波形无失真,则实验继续进行,若波形出现失真则返回步骤1重新确定静态工作点。 在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万用表分别测量RC=1.2K和3K,RL=3K和断开四种情况下的U0值,填入表3.2-4中并计算出AU和AUS。其中。 R、R不同取值时输入与输出电压 (表中A=U/U,A=U/U) 3.测量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在表3.2-4中取RC=3KΩ的两组数据,填入表3.2-5中并计算出ri和r0。其中UOO为RL=∞时的输出值,而UOL为RL=3KΩ时的输出值。(实测ri 表3.2-5 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 1)保持Ui不变,调节W1使RB增加,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0的波形,判断出现何种失真。 2)保持Ui不变,调节W1使RB减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0的波形,判断出现何种失真。 5.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令负载RL开路,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输入信号Us =15mV不变(因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Us随频率变化稍有改变,应随时调整Us),然后分别测量不同频率时的输出电压Uo值,填入表3.2-6中。 表3.2-6 频率特性的测量 6.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测量内容同上。 1. 正确连接电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允许后方可接通电源。 2. 微安表内阻较大,测完静态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