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hj2014-第五章-配位滴定法.ppt

发布:2024-05-31约1.34万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compleximetry)第五章配位滴定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乙二氨四乙酸及其配位特性第三节配位平衡第四节配位滴定曲线第五节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第六节金属指示剂第七节标准溶液第八节应用与示例第一节概述

(summarization)配位滴定法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配位反应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多数金属离子在溶液中以配位离子形式而存在,但只有具备滴定分析条件的配位反应才能用于滴定分析。一、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

3.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4.配合物最好是可溶的配位化学反应金属离子+配位剂配合物配合物的类型:无机配位剂有机配位剂第二节乙二氨四乙酸及其配位特性一、乙二氨四乙酸一般性质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结晶,微溶于水难溶于酸和一般的有机溶剂中;一溶于碱及氨水中。化学性质:本身为四元酸——酸性与碱(NaOH)反应生成盐。(该盐易溶于水也称EDTA)EDTA与金属离子起作用的是Y4-,以后均简写为Y。EDTA配合物有如下特点稳定性高反应速度快配位比简单水溶性大多为无色第三节配位平衡一、配合物的稳定性

(一)稳定常数与累积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与EDTA的反应通式为:M+YMY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MY↑配位化合物↑对金属离子而言,除了与EDTA配位外,还能与其他配位剂L形成MLn型配合物。MLn型配位化合物的逐级形成反应与相应的稳定常数是:若将逐级稳定常数依次相乘,则得到各级累积稳定常数?。[ML]=?1[M][L]

[ML2]=?2[M][L]2

??

[MLn]=?n[M][L]n二、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M+YMY(一).配位剂Y的副反应系数由于H?的存在,H?与Y之间发生副反应,使Y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作酸效应。酸效应的大小用酸效应系数?Y(H)来衡量。例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

解:pH=5时,[H+]=10-5mol/L?Y(H)=(2)共存离子效应?Y(N)当溶液中存在其它离子N时,Y与N形成1:1配合物,由于N的存在使Y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共存离子效应。其副反应的影响用副反应系数?Y(N)的大小来表示。

M+YMY若EDTA与H+及N同时发生副反应M+YMY当?Y(H)?Y(N),?Y(N)可略,例如,?Y(H)=105,?Y(N)=103,这时?Y??Y(H),此时主要考虑酸效应系数。反之亦然。(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

配位效应系数?M(L)溶液中存在其他配位剂L时,L与M发生副反应,形成ML、由于其他配位剂L的存在,溶液中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Y进行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配位效应配位效应大小用配位效应系数?M(L)表示Y+MMY若同时发生两种副反应?M例2计算pH11,[NH3]=0.1mol/L时的?Zn值。查附录知:Zn(NH3)42?的lg?1?lg?4分别是2.27、4.61、7.01、9.06,pH=11时,lg?Zn(OH)=5.4

?Zn(NH3)=1+?1[NH3]+?2[NH3]2+?3[NH3]3+?4[NH3]4

=1+102.27?10-1+104.61?10-2+107.01?10-3+109.06?10-4=105.10

?Zn=?Zn(NH3)+?Zn(OH)-1=105.1+105.4-1?105.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