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自转速度最快。
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确实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地球是一个近似的球体,赤道周长最大,所以在赤道处自转速度最快。
B、极地附近几乎不自转,自转速度为0。
解析:极地地区虽然自转速度较赤道地区慢,但并非完全不自转,其自转速度仍受地球整体自转的影响。
C、北半球的自转速度普遍快于南半球。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到两极之间均匀变化,故北半球和南半球各处的自转速度基本相同,只是不同的纬度略有差异。
D、地球自转速度是一成不变的。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受到诸如月球的引力和地球内部质量分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假如地球不自转,下列哪项现象会消失?()
A、日出日落
B、昼夜温差减小
C、季风的形成
D、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了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现象;自转还造成了地球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即昼夜温差,但是这种温差实际上是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由自转导致;季风的形成主要受地球表面热力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与地球自转直接相关;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带来的位置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地球自转没有直接关系。
3、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
A、昼夜更替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海洋潮汐
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描述,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降水充沛
D、四季分明
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跨寒、温、热三带,是跨越纬度最广的大洲
C、西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D、西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下
B、青藏高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充沛
C、青藏高原因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温和
D、青藏高原是世界上highest和最雄伟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7、题目: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属于寒带气候,全年低温
B.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该地区冬季高温多雨,夏季低温少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8、题目:下列关于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之一
B.海陆分布是该地区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C.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山区降水多、平原降水少
D.植被分布是气候对地形影响的表现
9、题干: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资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交通便利
D.临近城市10、题干: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面形成千沟万壑的破碎景观
B.降水量较少,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C.黄土层厚度达数百米
D.ことで地堑构造发育
1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下降。
B、高纬度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适宜居住。
C、热带地区农业产量将会增加。
D、极地冰川将完全融化,导致极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12、在农业生产中,哪种农业模式最能对抗水肥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A、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
B、轮作复种。
C、单一水源灌溉。
D、过度使用化肥。
13、以下地形区中,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贵州高原
C.梵净山高原
D.滇池平原
14、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地形复杂多样,季风显著
B.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广泛
C.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
D.高山高原地区气温普遍较低
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的角速度最大,线速度最小
B、南极点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
C、北京和上海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D、同一纬度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16、关于大气受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直接使高层大气增温
B、大气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D、高空天气现象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大气逆辐射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地区人均耕地少,但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该地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