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 痔病(内痔)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pdf
痔病(内痔)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内痔(二期、三期)适合胶圈套扎疗法的门诊
患者。
一、痔病(内痔)胶圈套扎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内痔(ICD-10编码:I84.2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
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肛肠协作组制定的《痔病(内痔)中医诊疗方案(试
行)》。
痔病(内痔)临床常见证候:
风伤肠络证
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瘀证
脾虚气陷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肛肠病协作组制定的《痔病(内痔)中医诊疗方
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痔病(内痔)。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痔病(内痔二期、三期)的患者。
2.有内痔胶圈套扎法适应证,禁忌证。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
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门诊胶圈套扎疗法。
5.伴有以下情况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1)痔区有感染者;、
(2)内痔伴有严重腹泻患者;
(3)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
(4)妊娠;
(5)不能配合本治疗的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凝血功能检查;
(3)乙肝五项、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
(4)胸部X线片或胸透;
(5)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
型、肝胆胰脾B超、电子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内痔胶圈套扎法。、
2.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3.术后中药栓剂纳肛、膏剂外涂。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痔核脱落。
2.创面及粘膜无出血、无水肿。
3.肛管直肠无狭窄、能正常排便。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痔病(内痔)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痔病(内痔)(TCD编码:BWG000,ICD-10编码:I84.2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10天实际治疗时间:天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时间
(第1天)(第2~7天)(第7~10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中医四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