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基础回顾 要点突破 对点训练 综合训练):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doc

发布:2018-06-18约4.5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备考指南] 考 点 内 容 要求 题型 把 握 考 情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选择、计算 找 规 律   近几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仍以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为主,单独考查本章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曲线运动、电磁学相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选择、计算 超重和失重 选择、计算 明 热 点   以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为背景,突出表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强,2016年高考应予以高度关注。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填空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__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4)物体的惯性越大,状态越难改变。(√)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1)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2)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要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 (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 (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多角练通]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解析:选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选项C错;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项A错;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并不能反映物体惯性的大小,故选项B错。 2.如图3-1-1所示,木块放在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图3-1-1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D 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木块将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3.(多选)(2012·全国卷)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解析:选AD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A对;根据惯性定律可知,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行星在圆轨道上的运动是变速运动,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所以C错;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力作用,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同一直线运动,D对。 要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 (1)六同 (2)三异 (3)二无关 2.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不同点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对力的性质无要求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多角练通] 1.(20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