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2合金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强度比较 晶粒与晶界强度 等强温度与约比温度 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原因:扩散加快和晶界强度下降 高温蠕变变形→蠕变断裂 T/Tm>0.3时,蠕变效应较显著,必须考虑蠕变的影响 (2) 在规定温度与试验时间内,使试样产生的蠕变总伸长率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力。 持久强度极限 金属在规定温度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内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τ以机组的设计寿命为依据 1.5.5 耐热钢 高温环境---原油加热、裂解、催化等。如转化炉炉管,工作温度为650~800℃。 碳钢使用温度一般在400℃以下。 如20钢 500℃时屈服点只有50MPa,变得很软,钢中的Fe3C分解出石墨碳(石墨化过程);同时钢表面生成氧化皮,层层剥落。 ——碳钢在高温下强度和抗氧化性均下降。 元素 Cr—提高抗氧化性,强化并稳定金相组织。 Mo—提高高温强度,强化并稳定金相组织,提高再结晶温度。 Ni—形成奥氏体组织,提高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 Ti—稳定金相组织,不锈钢中能减少铬与碳的化合。 Al,Si—提高高温抗氧化性,本身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低温用钢 低温环境——天然气液化、空气分离、润滑油脱脂等 -20℃以下变脆,冲击韧性显著下降。 低温用钢的组织成分特点: ※一般低温(-40~-20 ℃)钢——含碳量很低的铁素体组织,再加入适量的Mn、Al、Ti、Nb、Cu、V、N等元素。 如 16MnDR,09MnNiDR等。 ※深冷(-40℃以下)用钢——含碳量低的奥氏体组织。如 15Mn26Al4。 容器钢——(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推荐) Q235-B,Q235-C; 20R; 16MnR,15MnVR,15MnVNbR,18MnMoNbR。 标准: 《压力容器用钢板》GB6654-1996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厚钢板》YB/T40-87 高温设备对材料的要求: ①化学稳定性。——抵抗高温气体(O2、H2S、SO2 等)腐蚀的能力。钢的表面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抗氧化钢——抗高温氧化,强度不高。 Cr13SiAl, Cr25Ti, Cr25Ni12等。 ②热强性。——抗高温蠕变能力。 热强钢——抗蠕变,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12CrMo,Cr5Mo,1Cr18Ni9Ti,Cr25Ni20等。 各元素的作用: 温度可达500~600℃;此外,还承受一定的冲击和震动。 ①高硬度 ②高耐磨性 ③高热硬性 热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亦称红硬性) ④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性能要求 ① 低合金刃具钢 最高工作温度< 300℃,其成分的主要特点是: a. 高碳,0.9%~1.1%,保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b.加入Cr、Mn、Si、W、V等合金元素 成分特点 典型钢种:9SiCr,也常用做冷冲模具 加工过程:球化退火、机加工,然后淬火和低温回火 组织:回火M、碳化物和少量A。 高合金刃具钢(W18Cr4V),具有很高的热硬性 其成分特点是: a. 高碳,它一方面与W、Cr、V等形成足够数量的碳化物;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碳溶于A中,保证马氏体的高硬度。 b.加入Cr、W、Mo、V等合金元素。 Cr 提高淬透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脱碳能力。 W、Mo 保证高的热硬性;M6C→W2C和Mo2C,二次硬化。 V 大大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细化晶粒。 ② 高速钢 高速钢的加工、热处理: ①锻造 打碎碳化物,并使其均匀分布。 ②热处理 球化退火、淬火、回火三次 球化退火目的:便于机加工,组织准备 组织:索氏体基体和细小粒状碳化物 组织:淬火后为淬火M、碳化物和大量A’。 回火后为回火M、细粒状碳化物及少量A’ 淬火加热温度非常高,1220 ~1280 ℃ ;550~570℃回火三次 (1)冷模具钢 冷冲模、冷镦模、冷挤压模和拉丝模等。 2.合金模具钢 冷模具钢和热模具钢 承载:压力、弯曲力、冲击和摩擦。 失效:磨损、崩刃、断裂和变形 性能要求: a. 高硬度; b.高耐磨性; c. 足够的韧性和疲劳抗力; d. 热处理变形小。 性能要求 a.高碳 1.0% b.Cr、Mo、W、V等 成分特点 Crl2 Crl2MoV 钢种和牌号 b.二次硬化法 较高温度(1l00一1150 ℃)淬火,510~520 ℃ 回火三次,产生二次硬化 a. 一次硬化法 较高温度(950—1000℃) 淬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