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消除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建设工程消除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电力建设工程消除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提要: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消除温度裂缝措施:选用水化热较低矿渣硅酸盐水适当掺加UEA微膨胀剂
更多精品:总结
电力建设工程消除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1消除回填土下沉质量通病措施
严格控制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和土的取佳含水率;
填方必须分层铺土和压实,控制土的虚铺厚度;
不许在含水率过大的腐殖土、亚粘土、泥炭土、淤泥等原状土上填方;
填方前应对基底的橡皮土进行清理:翻晒、晾干后进行夯实;换土;用干土、生石灰粉等吸水性强的材料掺入,减少土的含水率。
2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消除温度裂缝措施:
--选用水化热较低矿渣硅酸盐水泥
--适当掺加UEA微膨胀剂
--混凝土外部保温,减少内外温差
--用电子测温仪,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
蜂窝:
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准,搅拌要匀,和易性要好;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筑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若接缝宽度超过,应予填封,梁筋过密处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露筋:
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挠度减少;
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麻面:
模板应平整光滑;
模板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
浇筑前对模板必须浇水湿润。
孔洞:
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准,搅拌要匀,和易性要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并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缝隙及夹渣:
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应予以填塞严密;
防止侧板吊脚;
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3消除地下变形缝(埋入式止水带)渗漏质量通病措施
变形缝防水所采用的止水带(片),必须保证完好无损,规格、型号、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强度、延伸性、耐老化与耐酸碱性的等方面的要求;
埋设位置、埋置安装必须固定牢固,浇筑混凝土严禁挤压止水带,防止偏位变形;
浇筑混凝土时,要仔细操作,在钢筋过密的区域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以防止在止水带周围粗骨料集中;
埋设底板止水带时,要把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然后将铺设的止水带由中部向两侧挤压按实再浇筑上部混凝土;
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要严密牢固,特别是底板部位的止水带下面,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得留有施工缝。
4消除砌筑砂浆的质量通病措施
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不得不经试验随意更换材料,要保证砂浆搅拌时间;
改善砂浆和易性,使用混合砂浆的现场塑化材料应经常浇水湿润,应有防曝晒、防风干的措施;
不准使用未经处理的桶底砂浆或隔日砂浆,做到随拌随用,防止沉底结硬;
推行”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三一砌砖法,不准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法;
严禁干砖上墙。砌筑前应提前24小时浇水湿砖,水泅湿砖10mm深为宜。每砌完一步架砖都应进行竖缝的刮缝和塞缝,以减少外墙渗漏点,提高砌体强度。
5消除抹灰工程的质量通病措施
检查电气、结构、建筑及安装工程在抹灰部位的埋入件是否全部留设完毕,并且已经固定牢固;
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施工用水不致漏到抹灰的结构部位;
基层表面必须清扫干净,凹凸表面剔平凿毛。油污应予清除,孔洞应进行补抹,松动部位应予刨除;
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的配合比宜基本相同。中层砂浆标号不高于底层,底层砂浆标号不宜高于基层墙体,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强度较低的基层,产生空鼓、裂缝、脱落的质量问题;
抹灰完毕,对抹灰表面进行洒水养护。
6消除涂料花纹不均匀质量通病措施
配料
骨料、石屑,净砂或泡沫珍珠岩以及应采用同一品种,同一批号;
用料的配合比为水泥:骨料=1:~1,掺入水泥重量20%107胶,再掺入水泥重量%木质素磺酸钙;
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在110mm~120mm以内;
各种颜料均应选用无机颜料,配制聚合物水泥砂浆时,应事先将水泥和颜料混合拌匀,严格掌握好材料的配合比,砂浆拌合后最好在2h内用完。
基层处理、清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