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属学原理》第5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二.pptx

发布:2025-01-20约2.15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回复再结晶

5.3回复和再结

经塑性变形的材料具有自发恢复到变形前低自由能状

态的趋势。

当冷变形金属加热时会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等过程。

了解这些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于改善和控制金

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科

程系

5.3.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冷变形后材料经重新加热进行退火之后,其组织和性

能会发生变化。观察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变化的特点可

将退火过程分为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

回复: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

变化的阶段;

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

的过程;

晶粒长大:指再结晶结束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

材料科

程系

回复阶段,由

于不发生大角

度晶界的迁

移,所以晶粒

的形状和大小

与变形态的相

同,仍保持着

纤维状或扁平

状,从光学显

微组织上几乎加热温度或保温时间

看不出变化。冷变形金属在退火时晶粒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再结晶阶段,首先是在畸变度大的区域产生新的无畸变晶粒的核心,然后逐

渐消耗周围的变形基体而长大,直到形变组织完全改组为新的、无畸变的细

等轴晶粒为止。晶粒长大阶段,在晶界表面能的驱动下,新晶粒互相吞食而

长大,从而得到一个在该条件下较为稳定的尺寸

材料科程系

温度

展示了冷变形金属在退火过程中的性能和能量变化

材料科程系

(1)强度与硬度:回复阶段的硬度变化很小,约占总变化的1/

5,而再结晶阶段则下降较多。可以推断,强度具有与硬度相似的变

化规律。上述情况主要与金属中的位错机制有关,即回复阶段时,变

形金属仍保持很高的位错密度,而发生再结晶后,则由于位错密度显

著降低,故强度与硬度明显下降

(2)电阻:变形金属的电阻在回复阶段已表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因为电阻率与晶体点阵中的点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等)密切相

关。点缺陷所引起的点阵畸变会使传导电子产生散射,提高电阻率。

它的散射作用比位错所引起的更为强烈。因此,在回复阶段电阻率

的明显下降就标志着在此阶段点缺陷浓度有明显的减小

材料科

程系

(3)内应力:在回复阶段,大部或全部的宏观内应力可以消除,而

微观内应力则只有通过再结晶方可全部消除

(4)亚晶粒尺寸:在回复的前期,亚晶粒尺寸变化不大,但在后

期,尤其在接近再结晶时,亚晶粒尺寸就显著增大

(5)密度:变形金属的密度在再结晶阶段发生急剧增高,显然

除与前期点缺陷数目减小有关外,主要是在再结晶阶段中位错密度

显著降低所致

(6)储能的释放:当冷变形金属加热到足以引起应力松弛的温度

时,储能就被释放出来。回复阶段时各材料释放的储存能量均较小,

再结晶晶粒出现的温度对应于储能释放曲线的高峰处

材料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