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东北小城里,他怎样赚出百亿身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刘忠田
一座东北小城里,他如何赚出百亿身家?
辽阳是辽宁省中部的一座小城,远不及“北上广”繁华,却在近年来颇受商界和媒体关注。焦点何在?
当地出了个刘忠田。
文/华商韬略 李京淑
【“闯进”好生意】
1989 年,25 岁的小生意人刘忠田,在大连旅游时,路过一家铝型材店。铝型材和他正做的“耐火涂料”
买卖不沾边,但听说这个行当高利润,特别好赚钱,他就忍不住想和店主攀谈几句。
谁知他刚一张口,店主便警告说:“这生意复杂的很,你想都别想”,之后更一脸“赶紧走人”的高冷
表情。
不得已退出门口,刘忠田想:如此怕外人掺合,八成是美差,看来传闻不虚。
回到辽阳,他一面继续卖耐火涂料,一面开始细心收集铝材行业的各类信息。外围人打听圈内事不容
易,他又碰了好多钉子,但始终不放弃,但凡能用到铝材的行业,他都盯着看新闻,天天琢磨着该从
哪个角度“杀进去”。
1992 年,中国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行。刘忠田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房地
产市场,开始从“分配制”向“消费制”转型,极有可能掀起投资浪潮。盖房子离不了铝材,出手的
时候到了。
1993 年,忠旺集团在辽阳市徐家村的一间小厂房里正式成立。创始人刘忠田 29 岁,他给公司划定的
核心业务,是生产建筑业门窗框用的铝型材。
1
·刘忠田
▲忠旺集团总部掠影
靶向明确,准备充分,又赶上中国房地产业腾飞的“黄金十年”,忠旺的业务一路猛进,跻身国内前三
甲。2001 年,公司产能达30 万吨,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这时,世界第三大铝生产企业——美国铝业公司伸来橄榄枝,开出 4.5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希望全盘
收购忠旺,附带条件是刘忠田留任公司总经理3 年。
面对别人求之不得的、“功成身退”的机会,刘忠田也犹豫过,但最终他拒绝了。“我不甘心。当时的
忠旺,已经掌握了铝型材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必要客户,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放手,等于前功尽弃。”
【谋定未来的转型】
2002 年,刘忠田做出创业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取舍。
当年的一次管理层会议上,他宣布公司将逐步退出建筑铝型材市场,将资金投向陌生的“工业铝”。换
句话说,他要从做窗框的,变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部件的铝材供应商。
一言激起千层浪,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坚决反对。
其时,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进程加速,尽管“建筑铝”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像忠旺这样的圈内大佬,
根本不发愁生意。
厂门口都是排队的货车,刚生产出来的铝材无需入库,就直接被经销商整车拉走。刘忠田硬要掐断这
条财路,没人想得通。
2
·刘忠田
▲以忠旺出品的铝型材制作的阳光房
在所有的反对声中,时任忠旺总经理的胞弟刘忠锁,反应最为强烈。他觉得,“工业铝”投入巨大,忠
旺要从零做起,风险又极不可控,于是力劝大哥不要趟这滩浑水。
但谁也拦不住刘忠田,他比多数人提前看到了“建筑铝”的危机。特别是2002 年,国土资源部下发新
规定,叫停了沿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制度,改为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交易。
颠覆性的变革,令刘忠田笃定,地价将借势大幅攀升,势必挤压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并波及整
个建材市场。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将是建筑铝逃不开的宿命。
提前转型,是忠旺唯一的活路。之所以瞄准“工业铝”,来自刘忠田对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深度研
究。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访问忠旺集团
3
·刘忠田
从1984 年第一次出国开始,他参观过欧美各式各样的钢铁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一个明显的趋势
是,工业铝材正在大肆替代钢铁,且性能更为卓越。比如美国的重卡,原材料由钢材改为铝材后,载
重能力提高了十几吨。
但由于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投入到产出历时久,当时的中国铝材行业,鲜有人问津工业铝。小
众、高端且有价值的生意,一定能干出名堂!看准形式的刘忠田不再迟疑,他顶着整个团队的压力,执
意杀入“工业铝”市场。
【咬牙干,干到底】
“烧钱模式”在第一时间启动。一台生产高端工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