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生理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生理学
08-08-27 19:30??发表于:《角落》 分类:未分类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内外正常Na+ 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2005)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ATP的作用 答案:D (2005)解析: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因此又称作Na+-K+依赖式 ATP酶,当细胞内的Na+增加和(或)细胞外K+增加,钠泵激活,逆浓度差转运Na+、K+离子,维持细胞膜两侧 Na+、K+的不均匀分布。意义:①造成细胞内高K+,为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细胞内高K+、低Na+能阻止水分大量进入细胞,防止细胞水肿;③生物电产生的前提;④建立势能储备,供其他耗能过程利用。2.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2005)A.Na+ B.K+ C.Cl- D.Ca2+ E.Mg2+ 答案:B (2005)解析:生理条件下细胞外以Na+为主,细胞内以K+为主;安静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对Na+通透性非常小,所以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产生,是K+的平衡电位,另外少量的??Na+内流及钠泵的活动对RP也有一定的影响。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2005)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答案:C (2005)解析: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动作电位至突触前膜→前膜去极化,对? ?Ca2+通透性升高→Ca2+内流→触发前膜释放递质Ach→Ach与终板膜N受体结合→终板膜? ?Na+ 、K+通道开放→Na+内流(为主)和K+外流→后膜去极化(终板电位)→→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产生动作电位→整个肌细胞兴奋。Ach发挥作用后被胆碱酯酶水解灭活。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均增大 B.均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少 D.前者减少后者增大 E.前者减小后者不变 答案:B 5.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答案:B 解析:易化扩散包括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是Na+、K+、Ca2+、Cl-等,载体转运的物质是葡萄糖、氨基酸等。均为顺电-化学梯度,不耗能。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答案:E 解析:动作电位是Na+外流产生,是Na+的平衡电位。7.根据Nernst公式,K+平衡电位与细胞内、外K+浓度比值有关。在实验中,改变神经细胞外液中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A.K+浓度 ? ???B.Cl-浓度 C.温度 ? ?? ? D.pH E.缺氧 答案:B 解析:Cl-不参与静息电位的形成,也不改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8.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2002)A.Na+ ??B.K+ C.Cl- ? ? D.Ca2+ E.Mg2+ 答案:A (2002)9.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2003)A.腺苷酸环化酶 B.ATP酶 C.胆碱脂酶 ? ? D.单胺氧化酶 E. Na+-K+依赖式ATP酶 答案:C (2003)10.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 (2004)A.安静时K+比Na+更易透过细胞膜 B.兴奋时Na+比K+更易透过细胞膜 C.K+的不断外流和Na+的不断内流 ??D.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膜上Na+-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 答案:E (2004)11.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K+泵活动时,可使细胞的(2004)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答案:D (2004)12.组织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2001,2002) A.为零 B.小于正常 C.大于正常 D.无限大 E.正常 答案:A (2001,2002)解析: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兴奋性=0;相对不应期:0﹤兴奋性﹤正常;超常期:兴奋性﹥正常;低常期:兴奋性﹤正常。13.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