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姜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三 略
(西周)姜尚
三略 ·1·
目录
上略………………………………………………………………01
中略………………………………………………………………07
下略………………………………………………………………10
三略 ·1·
上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
众相同好靡不成,与众相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
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胜强。”柔者,德也。刚
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
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
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抉成天威,
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
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斋,
守之不以城廓,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军谶》曰:“柔能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
障。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
三略 ·2·
无遗,所适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
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
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
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
降者脱之。
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
散之。
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
敌暴绥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
过之,四网罗之。
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已有
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彼为诸侯,已为天下,使城自保,令
士自取。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
农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
国富而家娱,然后选士以司牧之。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
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
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
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帝国削。夫用
三略 ·3·
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
死之。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
全胜,敌有全囚。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
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
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军谶》曰 :“军井未达,将
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
裘,夏不操扇,雨不弥盖 。”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
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和也。
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
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 。”故将无还令赏罚必
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乱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
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
则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
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