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法期末复习指导环境法期末复习指导.doc

发布:2017-01-06约2.5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春期开放教育(本科) 《环境法》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6月修订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环境法的基本理论、环境法律问题的掌握和案例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环境法学》。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张梓太主编的《环境保护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环境法》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理论和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环境法的基本理论,环境法律问题的掌握和利用相关知识应对实际环境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比重大致为: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案例分析(20%)。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 环境保护概述 一、重点名词 环境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二、重点掌握 我国环境保护的途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一般掌握 1.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类别 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3.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重点名词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体系 环境法律关系 环境权 二、重点掌握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 三、一般掌握 1.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2.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3.环境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4.环境权的性质 第三章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一、重点名词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的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二、重点掌握 公众参与原则的体现 三、一般掌握 1.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如何贯彻落实协调发展原则 3.为什么强调“预防为主” 第四章 环境法律制度 一、重点名词 环境影响评论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许可证制度 限期治理 制度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 二、重点掌握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意义和内容 2.“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规定 3.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意义和法律规定 三、一般掌握 1.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法律规定 2.限期治理制度的特点和法律规定 3.污染标准制度和落后工艺设备限期淘汰制度的内容 第五章 环境法律责任 一、重点名词 环境保护中的行政责任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 过失责任 环境保护法中的刑事责任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二、重点掌握 1.无过失责任的原因.限制和免责条件 2.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方式和途径 3.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的犯罪构成 4.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污染环境类犯罪的构成 三、一般掌握 1.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2.行政处罚的概念.特点.原则.情节.形式.程序 3.行政处分的概念 4.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第六章 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一、重点名词 环境保护实施 环境行政执法 环境行政处罚 环境民事诉讼 环境监督 二、重点掌握 环境保护实施的基本要求 三、一般掌握 1.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 2.环境保护实施的分类 3.环境行政执法主体 4.环境行政处罚的适用 5.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和形式 第七章 污染防治法 一、重点名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点源 面源 海洋污染损害 环境噪声污染 固体废物 三化原则 危险废物 放射性污染 农药污染 二、一般掌握 1.我国大气污染状况 2.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3.地表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4.海洋污染的特点和适用区域 5.防治海洋污染损害的法律规定 6.环境噪声的特点以及形成噪声污染的条件 7.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8.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法律规定及其法律责任的特点 9.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物的法律规定 10.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11.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法律规定 12.农药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一、重点名词 自然资源 土地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 草原 野生动物 二、重点掌握 1.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 2.自然资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